资讯中心

电话: 0477-8394929
邮箱: ordoswh123@163.com
网址:www.ordoswh.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互联网+旅游浪潮来袭 高科技催生新玩法
时间:2021-04-08 17:41    浏览:768次

“别跑,你这个魔鬼鱼,我要用魔法棒抓到你。”4月7日,郑州市民杨丽戴着特制的头盔,一边前冲后跑,一边兴奋地大喊大叫。她的举动令身边的人感到好奇,明明现场什么都没有啊,这是在跟谁玩儿?

原来,杨丽体验的,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开发的MR全息博物馆的一个虚拟场景。戴上头盔,杨丽立即沉浸在了一个海洋世界里,各种美丽的鱼在她的身边游来游去,真实到让她想动手去抚摸这些可爱的小精灵。

更神奇的是,她还能操纵手柄与虚拟空间里的动物互动,挥动魔法棒去触碰魔鬼鱼,它就会闪光,发出动人的音乐。

这不是科幻片,而是互联网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具体开发与应用。4月7日,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在郑州举行。大会设置了智慧旅游展示大厅,展厅内,各类AR、VR、MR等体验设备令人大开眼界。

那么,互联网+旅游还能有什么新玩法?如何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会议邀请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单位的行业专家,从多个角度对“互联网+旅游”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发展智慧旅游,河南有很多好做法

今年春节,郑州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这台节目运用融媒体手段,利用抠像、三维、AR等虚拟技术,通过“5G+AR”手段,实现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呈现出了精妙绝伦的舞台效果,以创新的表达方式向全国乃至世界生动诠释了河南的丰厚文化底蕴。

而这,正是科技赋能文旅行业的生动案例。

“我们之所以选在河南举办此次论坛,就是希望大家有机会分享河南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说:“河南省大力发展推进智慧旅游,提升文化旅游体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涌现出了互联网+龙门、智能云台山、《唐宫夜宴》等一批优秀的智慧景区和文化旅游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主动融入,打通数据“孤岛”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国家所倡,业界所求。杜江提出,文旅业界要主动融入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的建设,打通数据孤岛。按照国家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有效整合文化和旅游、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的相关数据信息,依法依规推进政府与企业间相关数据资源的共享,既要打通物理性的数据孤岛,又要打通逻辑性的数据孤岛,通过流动和融合让数据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整合起来,充分释放数据的信息价值。同时要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成为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深化“互联网+旅游”发展的主体。

根扎实、线联通、网织好、数用活

自2018年以来,我省将智慧旅游工作列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并且连续4年召开了智慧旅游大会。按照根扎实、线联通、网织好、数用活的思路,大力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广泛开展新媒体营销,积极运用推广新技术,涌现出云台山、龙门石窟等智慧旅游建设的标杆企业,建成了河南智慧旅游平台,初步实现了服务一张网、管理一盘棋、检测一张图的建设目标。

副省长何金平表示:“智慧旅游将推动旅游生态的重构重建,引领旅游产品的创新升级,带来旅游市场形象的塑造和提升。”

他进一步强调,河南将深入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广运用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创新的成功经验,着力开展博物馆、大遗址等数字化、智慧化工作,将我省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活化呈现,保持全省智慧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

解决难点,要完成八项重点任务如今,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旅游融合产品不断涌现,云旅游、云演绎、云娱乐、云展览等“互联网+旅游”新业态得到逆势增长,快速发展。

毋庸讳言,尽管“互联网+旅游”蓬勃发展,但是依然存在文旅产品不足、数据安全管理不够完善、智慧化改造成本比较高、企业升级改造意识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等深层次的问题。

怎么解决这些难点?痛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罗陈娟表示,在《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完善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旅游公共服务模式、加大线上旅游营销力度、加强旅游监管服务、提升旅游治理能力、扶持旅游创新创业、保障旅游数据安全等共八项重点任务,为推进“互联网+旅游”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此次活动以“智慧旅游美好生活”为主题。其间,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了《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报告(2021)》,并配套举办了智慧旅游专题展览、智慧旅游体验等活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旅游集团、中国联通集团、携程集团、美团等多家单位分享了智慧旅游实践经验。来自国家相关部委代表,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改革行政部门业务负责同志,以及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活动。飞猪、网易等多家平台对活动进行了直播。

智慧旅游建设河南拿下多项“全国第一”

4月7日,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在郑州召开。本次论坛聚焦“智慧旅游美好生活”,旨在通过全面推进“互联网+旅游”服务于旅游美好生活新的动能和体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我省大力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广泛开展新媒体营销,积极运用推广新技术,涌现出云台山、龙门石窟等智慧旅游建设的标杆景区,建成了河南智慧旅游平台。在智慧旅游建设应用方面,我省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创下多项全国第一。

●2013年,全国首家由景区起草的国标《旅游景区数字化应用规范》发布实施。起草单位为云台山景区。

●2018年,在全国率先拟定《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出台景区智慧化考核办法,对景区智慧化水平工作实行钻级评定。

●2018年,在全国首发旅游扶贫地图。

●2018年,红旗渠景区和中国联通在全国率先建成5G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2018年,清明上河园景区打造成为全国首个云生态景区。

●2018年,嵩山少林寺建成全国首个景区微信无感通行停车场。

●2019年,龙门石窟建成全国第一个5G全覆盖景区,全国首家刷脸入园景区。

●2020年,建设全国首个省级智慧开放平台。

●202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智慧旅游平台与航空大数据对接。

●2021年,省文旅厅开发出全国首个文旅预约健康码。

我省45家景区因智慧景区建设而“镶钻”

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宣布,我省嵩山少林景区等45家景区评定为2020年度智慧景区建设先进单位。其中,五钻级智慧景区5家,四钻级智慧景区和三钻级智慧景区各20家。截至目前,我省共有75家三钻级以上智慧旅游景区,我省对智慧景区的奖补政策为五钻级150万元,四钻级100万元,三钻级50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2021年,我省将继续加大对智慧旅游的支持力度,将把智慧文旅专项奖金由2000万元提升至4000万元。

2020年度智慧景区建设先进单位名单

一、五钻级智慧景区(5家)

嵩山少林景区(郑州市)、林州市太行大峡谷景区(安阳市)、嵖岈山旅游景区(驻马店市)、八里沟景区(新乡市)、老君山景区(洛阳市)

二、四钻级智慧景区(20家)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洛阳市)、王屋山景区(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三门峡市)、清丰县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濮阳市)、老子故里旅游区(鹿邑县)、殷墟博物馆(安阳市)、河南丹江大观苑景区(南阳市)、林州市万泉湖景区(安阳市)、中国国花园景区(洛阳市)、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景区(永城市)、五龙口风景区(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天河大峡谷景区(洛阳市)、伏羲大峡谷景区(郑州市)、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焦作市)、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濮阳市)、河南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郑州市)、神灵寨风景区(洛阳市)、老界岭景区(南阳市)、康百万庄园(巩义市)、陕州地坑院景区(三门峡市)

三、三钻级智慧景区(20家)

五朵山景区(南阳市)、河南九峰山景区(汝州市)、万仙山风景区(新乡市)、关林景区(洛阳市)、浚县古城景区(鹤壁市)、二郎山景区(平顶山市)、淇河天然太极图景区(鹤壁市)、建业绿色基地景区(许昌市)、南湾湖风景区(信阳市)、开封府景区(开封市)、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三门峡市)、灞陵桥景区(许昌市)、大伾山风景名胜区(鹤壁市)、二程文化园(洛阳市)、朱仙镇启封故园(开封市)、西九华山风景区(固始县)、阿斗寨景区(鹤壁市)、淇县中景古灵山景区(鹤壁市)、神垕古镇景区(许昌市)、灯台架景区(平顶山市)

以互联网场景化拓展智慧旅游新空间

“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2月份我们的网民总数已经达到了9.89亿,我们的网站数量达到443万,网页数量达到3155万,我们的监测App达到345万。”

4月7日上午,在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发布了“互联网+旅游”发展报告。

WiFi已像水电气暖一样必需

数据是最真实的体现。报告指出,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景区接待预约游客比例为60%,平时也有40%-50%。对于全国近2万家景区,春节假日期间平均每天接待3500万游客的市场存量而言,没有互联网的加持是不可想象的。

戴斌表示,在前互联网时代,旅游是独立于目的地日常生活之外的封闭世界,旅游需求与休闲供给之间,很少有信息的交集。互联网改变了一切,WiFi、网络信号、App成为当代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和机场、码头、铁路、公路及水电气暖一样必需。随着1980年代出生的互联网原住民成为旅游市场的消费主体,OTA、导航、天气、翻译等行业通用平台,以及景区、酒店、餐馆的信息系统,共同构成了智慧旅游的基础架构。

虚拟旅游产品正在流行由AR、VR和AI推动的“云展览”“云演艺”“云旅游”“数据博物馆”等虚拟体验产品,已经实现了从概念导入到市场接受的过程。

戴斌说,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合力推动着消费观念的变迁,“互联网+旅游”已经从早期的旅游网络走向今天的网络旅游,有时候我们称其为“虚拟旅游”。

“在夜间旅游和文化娱乐消费场景中,文化赋能和科技支撑的光影故事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戴斌说,游客消费的互联网渗透率稳中有升,在线旅游消费总额已经达到万亿级别,支撑了携程、去哪儿、美团、同程、马蜂窝等头部在线旅行商走向世界舞台。

他说,对互联网的应用,从战略机遇来看,目前有些网红可能还是偶发现象,旅游需要网红,需要在旅游目的地和游客之间建立情感的连接,进而带动追求市场和新鲜的年轻人去种草和打卡,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红不是旅游的全部,我们既要“打卡”还要“打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字鸿沟需要解决

数字经济是算法统治的世界,目前的数据大多集中于终端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和生活服务商的手中,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数字平权很难实现,市场主体和消费者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之间数字鸿沟已经开始形成。对此,戴斌认为,需要充分借鉴工业互联网的思维,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对数字的使用、消费形成规范。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

Copyright © 2015-2021ordos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意草原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210021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