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电话: 0477-8394929
邮箱: ordoswh123@163.com
网址:www.ordoswh.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资讯
如何在数字世界安然栖居?2019腾云峰会求解科技与文化艺术融合之路
时间:2019-11-11 18:08    浏览:3458次

第二个是工作方式的转变,我们要用真正具有实验室能力的工作方式来去应对。

第三个转变就是艺术工作者的使命的转变。艺术家对于伦理的输出也成为今天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一种价值输出。”

“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是科技向善的必由之路”。“栖”主题数字艺术展的策展人、数字中国创始人王泊乔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世界艺术的可能:他说,“艺术和科技边界消失,灵魂将在精神宇宙自在遨游。以后人类也许会通过科技跟世界万物在生理和心理上相连,而艺术与科技的混合空间也许正是大家的精神栖息之所。

“科技拓展生命疆界,人文守护心灵道路。”

在上午的论坛对话三单元上,围绕科技创造的“温度”,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介绍说,因为技术带来了很多的复制,很多的虚拟结束应用,甚至出现了造假应用,主播千人一面,我们看到的只是技术虚拟出来的美丽外壳,真实鲜活的生命在哪里?一直是科幻迷的他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科技拓展生命疆界,人文守护心灵道路。”

8c89a5e921831f3313d108.png

对话三:温度:科技与人

(从左到右):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著名作家、心理学家毕淑敏;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腾讯公司杰出科学家、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

著名作家、心理学家毕淑敏、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和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博士就科技与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

毕淑敏对数字时代人的心理状态和幸福体验,有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和体验,她认为一些技术针对了人性的弱点,它谄媚了人性中幽暗的部分,如自拍美颜功能。科学是中性的,那么技术就带有强烈的倾向性。她希望技术从业者具有更高的人性。

毕淑敏还提醒技术对于文化的理解是否准确,要有警惕。所以,在数字世界安然栖居,要首先确定数字世界并不是整个的世界,在数字世界以外,永远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安然应该是安全、是安宁,这个然是自然、是天然。

“我对人类的未来,对数字世界抱有审慎的乐观,我并不觉得科技能够直接的带来幸福,幸福永远是灵魂的成就。科技在不断改变着幸福感的内涵,为人类的幸福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因此,对于增进个体幸福感而言,科技的进步是其很重要的来源。但切记,它并非惟一来源。不能认为只要有了科技,就必定导致幸福。说到底,幸福是灵魂的成就,而绝非其它。”

而建筑师青山周平则具体关注到了科技对人生活空间的改善作用,他还介绍如何把北京胡同大杂院改造为小型的民宿,保留住城市的独特记忆。他认为工业品是可以复制、替换,他正在探索如何将工业品改造为独特有个性的手工品、有创造性的材料。

张胜誉的研究领域主要是量子计算、算法设计、计算复杂性分析和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对于严锋老师提出的“遇事不决,量子先行”的幽默问题,张胜誉认为量子技术也只是众多技术的一种,它和纳米技术、人工智能都是众多技术中的一种,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张胜誉解释说,量子力学基本上是要理解以微观世界为切入点的整个自然界。微观世界里的互动与宏观世界的互动互为参照。而量子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我们对外当然希望理解自然界,对内也希望理解人类自身”。张胜誉也同意人文学者们的意见,他表示,“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将来任何一个技术,还是应该尽早设计一个伦理框架,不要让它走出这个框架。数字和信息技术不是洪水猛兽,可以与人文及艺术相辅相成”。

数字青年、汉字文化、科技向善和艺术公益,助力人们在数字时代安然栖息

下午四场论坛的讨论分别从数字新青年、汉字文化、人工智能与科技向善、基于社群的艺术公益等主题展开。

电视直播论坛 “数字新青年”由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会上,主办方与上海大学曾军教授团队共同发布了《数字新青年研究报告》,报告从传统文化与数字时代年轻人的关系角度切入,深入剖析了数字新青年的特征和数字化生活方式。报告指出,伴随互联网产业兴起和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借助于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正在塑造更加丰富的数字生活和独特的文化感知。

调查发现,有近九成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兴趣,有八成年轻人通过网络了解传统文化,远超过传统的学校教育和文化场所实地参观。同时,他们也愿意自己创造,每年有近10万年轻人参加故宫和腾讯主办的“next idea”创新大赛。作为名副其实的“数字新青年”,兴趣、开放、跨界碰撞是了解他们的关键词,融入、跨界、激发创造是打开这一代人的正确方式。

论坛还围绕“传统文化邂逅新科技”展开圆桌对话,科廷大学副教授李士林、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CGTN科技记者杨钊及中外年轻网红们就如何通过IP跨界合作打造世界级文化符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如何突破科技与文化深入融合的人才瓶颈等问题展开了精彩讨论。

汉字作为沟通的媒介,生成于中国先民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想象,又内在构建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在此次以 “汉字之法”为主题的论坛里,复旦大学教授、古文字研究学者刘钊对中国古文字的构形与审美进行了详细解读。以中央美术学院的两位教授徐冰与邱振中为代表的艺术创作者们分享了如何运用汉字完成当代艺术实践的同时,还探讨了汉字在当代文化中的定位和意义。《王者荣耀》的美术总监战涛,在文化创意生产中对汉字、书法有着独特的理解,此次论坛上他对汉字与书法的当代命运进行了阐释。

科技的爆发式发展,在推动社会转型的同时,也引起了有关价值观和现代伦理的讨论。在以“科技大爆炸:AI如何向善”为题的论坛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介绍了最前沿的科技发展趋势。在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起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技术伦理的现实交集以及它的边界和风险,以及AI如何实现“科技向善”,并提出了技术治理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

以“人类的情感连接”为主题的论坛则探讨了基于社群所推进的艺术公益。阿那亚创始人兼总裁马寅和退步堂堂主、《新周刊》创办人封新城等嘉宾,分享了他们对中国社会不同形态社群的观察。他们还与其他艺术公益的践行者一起分享艺术如何细致入微地介入社群,并展现了他们践行艺术公益的成果。本次论坛上,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与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易善公益一起发布了艺术公益大数据。此外,两位“深情博物馆”的创作人杨秦懿、王梓安和呼家楼小学的孙灏伦也分享了自己的作品与发明,小朋友们融合科技与艺术人文的创作也激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通过一整天丰富的论坛内容,第四届腾云峰会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大咖们的对话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畅想。数字时代是一个参与的时代,数字世界的文化需要科技与文化、艺术的深入结合,需要关怀到个体的发展,特别是精神层面的发展,它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构建,用实践探索自身在数字时代的意义,在数字世界安然栖居。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

Copyright © 2015-2021ordos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意草原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210021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