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概念,我们通常都会从微观创新、文化发展、产业组织、创新链条、重点业态等角度来描述他,但似乎每一种角度都难以全面的涵盖其动态变革的范围,这也是为什么在理论界、产业界至今都未能对其定义达成共识的原因。
一、范畴与意义
文化科技发展的两条主线、四个方向和六大领域
从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从最初的社会性文化事业到而今相对体系化的文化产业,再到未来的文化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核心是科技作为工具、载体,将文化生产力释放成具体业态,促进交易形成、达到双效统一。
从科技发展角度看,从数字化到信息化再到智慧化,文化和军事一直是最先应用和深度结合的领域。因此,文化科技本质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泛文化领域工具、载体、业态、交易。
文化科技发展依托“科技进文化”和“文化进科技”两条主线,演化了四个方向:
一是新的科技与新的生活方式交融催生的文化新业态;
二是科技改造现有的文化业态,助力现有的文化产业升级;
三是新的技术让公共文化资源效能释放,进入消费领域;
四是利用科技和文化元素融入实体经济和制造领域。
依托这四个方向,文化科技产业的发展现阶段形成了六大重点领域:数字内容、影视出版、文化展演、文化旅游、公共文化、创意设计。
文化科技创新将成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新的国之重器。国之重器,已不仅只是高铁、航空、基建,在当前的国际和贸易形式下,新的意识更被需要:文化应当以产业形态担当起国之重器的职责。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大众对美国的印象来自好莱坞、NBA;对日本的印象来源于动漫、游戏;对韩国是韩剧、男女团。然而,意识形态其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过去我们对此理解得不够具体和到位,主要在于没有切实理解真正的文化软实力。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稳中有进,对GDP的贡献不断递增,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的一个全新增长点。
文化优势匹配先进科技。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富足、文化传承优势明显的文化大国。在未来的竞争中,文化优势匹配先进科技,产生的超大规模经济效益和强有力的价值观输出,将是我国在文化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助力,短视频、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壮大并开始在世界领跑,正是最好的验证。
文化科技赋能民生社会。通过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推动文化产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技术的应用在推动文化新业态的发展同时也催生了新的监管方式,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形成了新的保障。
二、秩序与变革
文化科技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结构在不断优化
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为3.87万亿元,对比2004年增长了10.3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4年的2.15%提高到了2018年的4.3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
数字经济作为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应用领域,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3万亿,占GDP的比重高达34.8%。作为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交集部分的数字出版(包含移动阅读、移动游戏、网络动漫、在线音乐、互联网广告等)稳步增长,收入呈持续增加趋势,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已达8330.78亿元。
文化科技融合驱动的开放型创新生态体系初具雏形
文化资源供给端,我国现有5000多家博物馆、3000多家图书馆,绝大多数的文化资源皆已完成数字化存储,以故宫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为代表的重点文博单位现拥有大量优质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源泉。
现代科技供给端,我国目前拥有25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06家独角兽企业,且5G、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的地位,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数字科技激活场景
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如腾讯与故宫博物院之间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故宫博物院开放一系列经典IP,在青年群体中征集“表情设计”和“游戏创意”,以故宫经典IP为素材创作的系列表情包,在各大平台上线不到一个月,使用量就已经接近4000万次。
再如腾讯与秦陵博物院合作开发的“你好,兵马俑”互动小游戏,游客关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方微信后,进入游戏页面,利用AI人脸识别技术,通过上传自拍,可以快速匹配出与游客最像的兵马俑,而且还可以通过俑坑排列地图,精准的找到这个秦俑的具体位置。
当传统文化遇上互联网平台,实际上是在为我们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传统文化和青年人群,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三、发力与布局
推动文化资源数据互联数据的互通共享
制定标准的数据规范,实现文化资源数据互联互通。重点突破文化资源分类与标识、数字化采集与管理、跨集群通信与数据迁移等关键核心技术,对共性数据资源进行统一梳理,制定数据接入、数据描述、数据管理、数据访问等统一的规范标准。从基础架构层面解决分散异构的数据的存储、管理和计算分析的问题,加快推进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数据资源整合,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服务平台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以海量、优质的数据资源供应,促进优质IP生成和产业化运营,全面激发文化产业创新创意活力。
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文化产业的内容创作
让人工智能参与繁琐复杂且有一定规律的文化内容创作生产,从技术角度辅助,告诉人们创作规律,把需要的素材进行整理,让人的精力主要放在高端创意部分,从而提升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效率,促进文化科技产品和服务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链和科技创新链有机衔接
立足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企业的需要,依托文化科技相关园区、基地等载体,通过政府的引导,搭建文化和科技协同的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企业创新与文化产业合作。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科技企业资源状况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和文化产业的精准对接。
注重5G环境下新业态的培育
通过5G技术的推动,释放高清视频、AR/VR等技术的市场潜力,拓展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场景创新,增强可视化、交互性、沉浸式体验特性,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
下一篇:“科技+艺术”成市场投资新风口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