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建设目标
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尽量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完善片区土地功能,合理配置各项设施和指标,构建完善的生态绿地体系,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形成生态环境良好,空间景观变化丰富,形态多样统一,公共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休闲观光生态景区。
二、建设内容
本项目是根据《鄂尔多斯市万通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农牧业休闲旅游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而建设的。总投资2.82亿元,1亿元用于非旅游文化投入,1.53亿元用于本项目,其中1亿元为银行贷款。资金投入在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因突出生态文化旅游之魂项目而做了调整,具体建设内容为以下六大项:
1、农耕文化展览馆布展设计和载体建设。包括乡土剧场、声光电配套设备、24节气油画、农具生活用品、雕塑、图板制作、摄影作品、专题宣传片、美工设计。总投资677.2万元。
2、旅游集散中心。包括建筑、装修、装饰、照明、给排水、排污、通讯、通暖、消防、制冷。总投资2017.935万元。
3、草原游牧文化景观体验区。包括草场改造、蒙古包群落、马文化雕塑、道具、园艺景观、马、牛、驼饲舍建设和选购、园艺景观布置、装饰、排水、道路硬化。总投资1682.64万元。
4、温泉水世界提升改造。包括裙房改造、半球体馆、场馆装饰、供电、供水及地热泵更新、水循环、通讯、视频、消防、园艺景观、排污。总投资7744.14万元。
5、花卉香草植物种植区。包括花卉种植、中草药种植、技术培训、智能温室改造。总投资838.8万元。
6、休闲购物区。包括场所建筑、装修、装饰、给排水、廊坊栈道、景观水系、园艺、硬化。总投资2392.31万元。
三、社会效益:
主要体现在对周边30万亩种植区域内一、二、三产业的影响和示范带动上。表现在:
1、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园区及周边新上了一批农牧项目现正在建设。具体有食用菌种植加工项目,玉米加工项目,生物有机肥项目,副食品加工项目(制酒厂、粉坊、豆腐坊、醋酱坊、榨油厂)、万寿菊和香草种植加工厂、盆栽果蔬、屠宰加工、奶山羊养殖、蔬菜加工、农产品流通等。
2、提高了周边产业的科技含量。种植、养殖、加工业到园区引进各类人才120多人,分别从事实际生产经营。在科技成果、人才培养、技术路线、生产经营等方面有大的突破,正在建设自己的品牌体系。
3、园区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014年以来,以园区为代表,申请了国家农业综合等一批项目,受益农户8700多户,27000多人。促进了达旗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提升了地区形象,为进一步争取国家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带动了达旗白泥井镇、王爱召镇、吉格斯太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沿线旅游产品销售、餐饮、农副产品销售、道路收费、车辆加油消费等。
5、带动了周边地区农牧民种养结构调整和生产的积极性。许多农牧民看到了入园人数不断增加的商机,围绕游人消费,扩大和新增了果蔬种植、家畜、家禽养殖、餐饮住宿、家庭庄园建设。增加了原有的食堂、理发馆、加油站、修理厂、日用品门市、小宾馆等的客流量。形成了呼市—园区,包头—园区,东胜—园区的新的客流,车流高峰期沿线大小企业、商家、农户都不同程度受益。
6、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就业和收入的增加,景区直接吸收280人正常就业,130人季节性就业,日均工资80-100元,带动农户1300多户,8700多人。
7、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园区为主,新增大型喷灌280台套,新增各类农机具1600多台套。特别是园区与当地农民联合建立了白泥井农机生产服务合作社,新增大、中、小型农机具120多台套加上原有的63台套,可承担周边40000亩耕地85%的农机作业,达到了大范围的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防病、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认证、统一对接市场销售的“七统一”生产模式,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土地流转、机械化作业、科学种植、养殖、有机农产品认证、市场销售等方面,带动农户走出一条立足当地实际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
四、经济效益:文旅项目提升总投入15353.025万元,其中银行贷款1亿元,建设期限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除种植外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2015年收入为2800万元,运营成本930万元,净利润1870万元。2016年收入5100万元,运营成本1400万元,净利润3700万元。之后预计每年净利润不低于4000万元。4年左右收回成本(含银行利息)。
鄂尔多斯市万通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餐饮服务(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至2015年4月13日);温泉洗浴、室内水上娱乐活动(取得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一般经营项目:农牧业科技成果开发;新技术引进、示范与推广;农牧业科技咨询服务;种植、养殖(不含奶畜养殖);农畜产品(不含粮食)销售;农业采摘及旅游观光。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