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电话: 0477-8394929
邮箱: ordoswh123@163.com
网址:www.ordoswh.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资讯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讲好中国故事
时间:2025-04-07 16:42    浏览:55次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文艺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笔者参加了联组会上的热烈讨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一系列重大创新观点,包括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个结合”,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些重大创新观点,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基础性、原则性内容,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在理念上的创新、价值上的引领、思路上的突破,极大拓展了党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面对人工智能浪潮的到来,文艺创作、文艺生产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们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正因为如此,观众对文艺作品纯真纯正的“慢下来”更加渴求、品味文艺作品的韵律更加细腻、对文艺作品的喜爱更加浓厚、对艺术的感觉和认可也更加微妙,这是高科技无法替代的情绪传递。

一、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失去思想性、艺术性

一首歌、一段舞或一个有趣的梗,可以瞬间抓住人心、引爆全场和网络,虽舆论热烈但时间短、生命力弱小,只能称之为昙花一现,难以长久生存。面对当下戏曲艺术发展的状况和困惑,笔者认为,戏曲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其他艺术门类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样式借鉴过来,为戏曲所用,也就是形式或者模式可以借鉴一二。其目的是增强戏曲艺术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但文化内涵不能简洁,思想高度不能含糊。中华文化的基本框架是忠孝节义,戏曲文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仁义礼智信”。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中华文化优秀的框架结构仍然是创作的主要成分,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乃至唐、宋、元、明、清时期,百姓文化低迷,文学作品只在所谓的少数文人群中传播。只有戏曲,常年在百姓中生存,几乎与百姓的生活融为一体,把中华文化的优良基因传播给百姓,扎根在百姓心中,以致成为教导或训导下一代的格言,使中华文化在众多目不识丁的人群中传播,优良传统得以传承。戏曲如果丢失真、善、美,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思想性、艺术性,将失去戏曲的根本作用和独特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在不断提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此同时,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对戏曲艺术的优秀作品更加渴望,这就要慎重思考戏曲艺术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状况。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我们反思过去的创作历程,回顾过去全国文艺创作的脉络,也发现一些问题。其一,有一些单纯迎合社会热点的文艺作品、盛行一时的戏曲唱段,虽能起到帮助大众了解熟悉戏曲、推广戏曲艺术的作用,但由于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观众的记忆点模糊,而且以传统唱段为主,文化内容停留在遥远时期,最后仅给观众留下演员嗓子好、唱段好听的印象,这对戏曲艺术创作发展起着阻碍、停滞和损害作用,而且观众的黏合力极低,网络视频传播也在下降,长期如此,戏曲将失去生命力。其二,对“加快节奏”的错误认识。戏曲艺术节奏的快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每一种艺术门类都有自身特点和独到之处,如戏曲有水磨调、有联曲体,也有梆子腔,不能雷同一律。节奏快有激情与节奏慢有韵味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作品内容、剧情、情趣发展的需求来定,也要根据时下的文化层面和欣赏需求而定。

二、艺术创作的立足点并不仅仅是创新

当前,艺术创作创新关注的重点应该是理念创新、形式创新、设计创新和科技创新,这四个方面并行并举。

理念创新,指戏曲艺术创作突破原有的概念思维,以全新的理念和社会发展的观念为指导,体现思想创新、概念创新。把原有的传统概念提升至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戏曲创作出现新的思维、新的理念,让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形式创新主要指表演艺术的创新,对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提出新的要求,不是否定,而是与时俱进、契合时代要求,力求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能看得懂、愿意看、学得会、传得开。因此,当代戏曲艺术创作要有深刻的生活体验,把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时代特征充分挖掘、提炼、美化、变形,研究创新程式动作,把一目了然的身段、优美的神韵以精致夸张、艺术性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心悦痴迷,达到美育功能,同时,在舞台上修饰人们的生活,以新的优美的动态反馈人们的日常生活,实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的艺术效果。

设计创新方面,指戏曲表演的虚拟性和舞台设计的写意性。要在舞美设计的巧、空和舞台意境的无限扩张上构思,跳开以往的概念思维,凸显中华文化底蕴,创出一条适应现代戏曲艺术发展的道路。

科技创新,是指把艺术融入科技,拓展科技的应用领域,为艺术开辟无限空间,促进科技和艺术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带给人身临其境的震撼,留下深刻的艺术体验。科技融入艺术,将为艺术形式、艺术表演、艺术活动提供新的展示途径,艺术形式更加多样,艺术展示更加灵动,艺术表演更加淋漓尽致,艺术活动更加多姿多彩,艺术魅力更加绚烂璀璨,艺术事业发展将阔步向前。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是当代文艺创作的关键,也是创新的内生动力。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中,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在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动前进中,可讴歌的人和事数不胜数,环境保护、绿水青山、人文法治等各个方面都有众多感人的故事有待挖掘。

值得注意的是,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以思想内涵、故事内容决定成败的,舞台科技运用不是决定作品好坏的关键。真正好的作品,不但感动人而且感化人,引人入胜、长久回味,能够常演常新,不失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传统戏的传承发展中,有很多典型的优秀作品在舞台上保留几百年,如果融入科技,很可能失去原有韵味和风采。创新,要明确服务对象,要把作品的中心思想、思维、理念及内涵放在首位,重点考虑作品涵盖的内容,要故事性、艺术性、趣味性并存,这才是艺术创作的立足点。要在观众欣赏需求的基础上出新,创作出理念新、形式美、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再融入高科技的渲染才是创新的关键。

党和国家为我们开辟了广阔天地,文艺创作大有可为,文艺繁荣势在必行,我们要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了解人民需要什么,创作出推动民族复兴的优秀作品,促进文艺繁荣,才无愧于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

Copyright © 2015-2021ordos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意草原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210021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