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此次科普法的修订紧扣时代之需、人民之需,是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制度安排的重要法律举措,既为新时代的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科普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
新修订的科普法,内容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加广泛。它拓展了科普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不仅注重前沿科技与重点领域的科普,还兼顾实用性与趣味性,满足不同群体对科普知识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明确了全社会的科普责任,鼓励社会各界,包括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创作科普作品,形成多元化的科普资源供给体系。
新修订的科普法,将带来哪些新变化?
首先,科普资源的可及性将显著提升。一是强调了科普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推动全社会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这意味着公众可更方便地获取到高质量科普资源。二是推动科普场馆、设施建设,扩大覆盖面,尤其是加强了对基层和农村地区科普设施的投入,使更多公众能更加便捷地接触到科普资源。三是鼓励线上线下科普活动的有机结合,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打破地域限制,让科技知识触手可及。四是强化学校、社区等主体的科普功能,鼓励其组织科普活动、设立科普角,让受众在家门口、校园中就能获取科学知识,使科学触手可及。
其次,科普活动的公众参与度将大幅提升。新修订的科普法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集中、密集开展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这将有效增强科普活动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包括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科普主体,广泛组织或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形成全社会关注科学的良好氛围。这一变化将使科普活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贴合不同群体的需求,从而有效提升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再次,科学信息的可靠性进一步增强。新修订的科普法强调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要求组织和个人提供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发布的科普信息应当具有合法性、科学性;加强对科普信息的审核监测机制,对伪科学、反科学等信息及时采取措施。这些规定有助于确保公众接收到的科普信息准确可靠。同时,强调了对虚假科普信息的打击力度,规定了对传播范围广、社会危害大的虚假错误信息,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予以澄清和纠正。
最后,特殊群体将获得更多关注与照顾。新修订的科普法还特别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科普需求。规定开放大学、老年大学、老年科技大学、社区学院等应当普及卫生健康、网络通信、智能技术、应急安全等知识技能,提升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在信息获取、识别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这体现了国家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和照顾,使特殊群体也能够享受到科普带来的便利和成果。
同时,科普人员的身份认同与职业地位将得到有效提升。新修订的科普法新增了“科普人员”一章,规定了科普人才培养、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以及科普人员激励机制等内容;面向科普人员的科普评估与激励机制将更加完善;科普人员参与科普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将日益增多。
这些变化,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普主题需紧跟科技前沿。及时反映量子计算、基因编辑、深空探测等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不断学习钻研,将高深专业知识“翻译”成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使公众认知与科技发展保持同步。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双向奔赴和同频共振,同时也努力把科研做成科普,用做科研的态度对待科普。
——科普信息应保证科学性和准确性。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所传播的内容必须基于科学事实和证据,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且值得信赖。同时还需要维护科普内容的科学权威,通过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呈现,提升公众对科学知识的信任度与接受度。
——科普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科普工作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定制和优化,以提高科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普手段与方法要不断更新升级。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科普方式需要注重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科普工作者需要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科普内容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渠道。通过智能化手段,更好满足公众个性化、多样化的科普需求,推动科普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作者:王大鹏、曹晶,分别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后)
下一篇:探索守正创新的丰富实践形态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