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着眼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着眼人类前途命运休戚与共,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理念、新战略,彰显了以文化人的价值追寻,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在西方语境中,“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和colere(意为耕作、栽培、养育等),指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及其产物。在汉语中,文化由“文”和“化”两个字组成(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的是用符合天道人伦的理性秩序来转化、濡化、创造。相对而言,西语中的文化侧重对自然的改造、对知识之树的培育;而汉语中的文化则侧重对社会秩序的塑造、对生命之树的滋养。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以及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能力,是改造自然世界的“人化”和改造人类世界的“化人”的统一,既批判继承了西方的文化观,又同古代中国文化观具有高度契合性。
着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凸显文化发展的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进行两种生产即物质的生产和精神的生产,因而也就要满足两种需要,即物质生活的需要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二者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由于两种生产和两种需要都被资本控制,最终导致了物的世界增值和人的世界贬值,这里人的世界贬值,集中表现为人的活动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异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就是要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端,在实现物的极大丰富的同时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这一重要论述表明,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能自发同步地带来精神文明的发展,更不能直接等同于精神文明的发展,却为精神文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在客观上要求精神文明的发展与之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网络舆论乱象丛生等问题。为了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以科学的理念、合理的制度设计、现实的行动,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转化为人的发展成果。
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相统一,保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冲破资产阶级虚假意识形态的蒙蔽,建立属于人民大众的新文化,而这一任务的完成离不开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在新时代新征程,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障文化建设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同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立场,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坚持生产和需要相统一,着力引导和满足人民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在文化领域也有体现。破解这一矛盾,一方面要聚焦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推动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均等化,推动区域、城乡以及社会各阶层、各职业人群文化发展的协调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要正确适应和科学引导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要尊重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发展的特征,又要强调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离不开正确的价值选择和辛勤的劳动创造;既要重视文化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又要倡导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形态;既要重视整个国家文明形态的塑造,又要着力提升公民素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个体性与群体性相统一,体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普遍性和普惠性。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人、落脚于人。这里的人,既是整体性概念,也要落实到个体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要尊重人的尊严、价值、利益和情感,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着眼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凸显文化发展的民族性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在遭受国家蒙辱、人民蒙难危机的同时,也遭受了文明蒙尘的危机,中华文化主体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文明蒙尘的是对文明复兴的追求,伴随文化主体性失落的是对文化主体性的重建。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赓续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从而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成为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文化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论”“中体西用论”等方案均以失败告终。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推动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在筚路蓝缕的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激活中国这块古老土地,推动了改变中国面貌的伟大社会革命,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赓续和现代转型,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过程,就是增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过程,就是重塑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过程。历史经验表明,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相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有力地增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
推动了理论创新。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民族的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每一次深入发展,都在指导改造中国社会物质形态的同时重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推进了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时代精华的集中展示,是新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充分显现,为新时代新征程以文化人、铸魂育人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增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性的坚实根基,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立场。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走出“古今中西之争”的文化主体性危机,关键在于深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党百年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了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支撑,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就有了坚实依托,中华文化主体性就能够充分彰显。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重塑了文明观。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升华。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不仅需要重塑文明形态,还需要重塑文明观。习近平文化思想饱含对中华人文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深刻洞察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自立自信的文明起源观、守正创新的文明发展观、熔古铸今的文明形态观、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未来观,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有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为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着眼人类前途命运休戚与共,凸显文化发展的世界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社会交往日益密切,人类文明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世界的百年变局和动荡变革相互叠加,人类社会潜藏着分化、对抗甚至分裂风险。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胸怀天下,从文化和文明高度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为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更好贡献世界提供了思想指引,为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和长足进步提供了智慧方案。
厚植人类情怀。当今世界存在国际关系“失和”、全球治理“失效”和人类发展“失能”等风险,其思想根源在于遗忘和突破了“我们是人类”的底线共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理想信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大同的社会追求相结合,把家国情怀和人类胸怀统一起来,激活了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聚焦人类前途命运、建设更加美好的人类文明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破解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难题,就必须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格局,超越制度差异、文化差异的藩篱,树立关切人类整体生存发展的全局意识,在充分尊重各国道路、制度、文化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从不同文明传统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推动人类文明健康永续发展。
深化文明交流。西方的“文明冲突论”植根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是西方文明的排他性和扩张性特征的理论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人类文明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既要凝聚人类思想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充分弘扬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又要尊重不同文明的独立价值和独特意义,使各国传统文化成为促进本国发展的根之所系、魂之所归、特色所在,更要深化各国文化和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让人类文明在开放包容、多样发展中获得持久力量。
推动和谐共生。当今世界发展取得了进步,但由于个人主义膨胀、工具理性盛行、资本逻辑宰制,人类社会出现了生态环境破坏、贫富差距扩大、道德状况恶化等问题,集中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异化。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及其在时代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这对破解主客、我他、身心二分等问题,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当充分激活传统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应当充分彰显传统文化讲仁爱、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重构人的心灵秩序,应当充分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圣贤人格和道德修养功夫。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人民立场、民族立场、人类立场的统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理想追求,彰显了中华文化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以兴邦、文以治世的人文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初心使命在思想文化层面的生动写照。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文意蕴和实践要求,对于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对于人类文明和平、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下一篇:达拉特旗: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加力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