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学家最大的纠结在于如何平衡科研经费的获取、学术方向的选择与科技评价体系的认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提及“纠结”二字,点出了许多青年科学家面临的真实困境。如何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放心大胆地去做“自己最想做的研究”?
近日,在由南方科技大学、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和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青年科学家502论坛上,针对“如何为青年科学家成长创造更好条件”这一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和施一公等4位科学家展开了精彩的圆桌对话。
战略科学家是不是太少
“我们国家现在战略科学家是不是太少?”圆桌对话一开场,韩启德就率先抛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施一公对此的回答是,战略科学家少不少要看如何定义。他认为,最根本的是学术品味,只有具备好的科学品味,才能把握整个领域的大方向。
潘建伟认为,杰出科学家有两类,一类只关注自己的科研,“不管其他人的事”;另一类则更具有全球视野,将精力放在培养青年杰出人才上,愿意引领科技发展,“我们国家最缺的是这样的科学家”。
“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以后,我有较多机会接触中国最具潜力的一线科学家。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就是中国现在涌现出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越来越多。”窦贤康表示,近些年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取得巨大进步,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具有世界水平的战略科学家。
韩启德总结说,战略科学家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不是局限于自身领域,而是具备谋篇布局的能力,能够为国家整体科技发展提供战略性建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批科学家正是这样,推动了重大科技规划的制定。
韩启德强调,要让人才拓宽视野、具备全球视野,从国情、历史和哲学的角度看待国家科技决策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什么阻碍了青年科学家成长
潘建伟认为,目前在青年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中,存在两大阻碍。
第一,一些青年科学家在拿到充足的资源后,思路开始分散,不再继续深耕领域,未能做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他建议青年人才不要急着发展更多方向,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第二,一些年长科学家不放心、不放手,阻碍了年轻人的成长。潘建伟提议,如果遇到能力强的年轻人,就要及时将研究放心交给他们领衔。
在窦贤康看来,心境也是科研路上的一大障碍。他主张年轻人静下心来,把科研当成最热爱的事业。即便条件有限,大量基层科研人员也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一个相对中等水平的导师手下尽全力做一些高水平的工作”,并通过学术交流争取到更优平台的机会。
施一公则提到,青年科学家往往在创新性研究和获得学术认可之间面临“两难”:创新性研究需要长期投入,很难在几年内获得认可,这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艰辛。发不出文章、拿不到头衔等,常常让青年科学家心生焦虑,转而选择更保守的方向以求“保底”。
“争取做你最想做的研究,愿赌服输。”施一公提到,早年自己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时因考虑经费和文章,未能挑战最难的课题,这让他留有遗憾。回到清华大学后,他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方向,虽然发表文章不多,但成就感更强。
韩启德补充说,条件相对一般乃至落后地区的部分地方高校应该设定怎样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探讨。“是不是所有院校都要搞基础研究,是不是所有年轻人都要将最高奖定为目标?”
关键是营造学术氛围和土壤
韩启德进一步发问:“领军人才或战略人才,要让他自己‘长出来’,还是要经选拔培养?如何有效发现具有潜能的年轻人?在本科生中发现能成才的年轻人,有什么诀窍?”
窦贤康表示,应尽可能给予更多人机会,在此过程中,总有人表现得更优秀,从而得到持续支持。“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在申请扩大青年基金,如果经费允许,将大幅度提高优秀青年基金的额度和数量。”
对于在本科阶段发掘“潜力股”的模式,潘建伟表示认同。他回忆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管国际交流合作时,学校每年选拔五六十名本科生,让他们公费出国交流3个月或更长时间,了解最前沿的科学进展。这些学生到博士阶段时,“可以挑选比较精准的方向,挑选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让一些学生在最有创造性、最有可塑性的时候做研究,这是最好的。”潘建伟说。
潘建伟还认为,相比选拔与资助,关键是要营造学术氛围和土壤。“不要老想着搞越来越多的项目,一定要让年轻人按照兴趣来做。”
施一公补充说,导师对青年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更好的科研思维,具备思辨能力。此外,对于中国年轻人来讲,相比前期的脱颖而出,中后期的坚持更为重要。
优化学术评审制度和程序,对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同样重要。窦贤康提到,自然科学基金委在评审过程中进行了多项改革,如小同行函审、大同行会评机制,有助于避免基本的科研错误;通过缩短答辩时间、延长回答问题时间,提高评审质量;引入更多一线高水平的年轻评委参与评审。这些都提高了评审的专业性和公平性,有利于青年科学家更好地发展。
潘建伟主张,在没有特殊问题的情况下,要给被评审的人一个申辩机会。他发现,在评审过程中,越优秀的研究工作往往越会出现争议。因此,需要将评审过程细致化,耐心聆听原创工作者的解释。
正如施一公所言,青年科学家的品味和视野决定了未来科技发展的高度。科技的未来,正等待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年轻人。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