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电话: 0477-8394929
邮箱: ordoswh123@163.com
网址:www.ordoswh.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资讯
准格尔旗:产业与人才“共舞”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时间:2024-06-21 17:58    浏览:266次

盛夏时节,内蒙古铁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一派热火朝天,来自天南海北的矿用车研发技术人员正围坐在一起,就如何改良公司最新研发生产的136吨纯电动无人驾驶宽体矿用车的技术难点展开激烈的讨论。微信图片_20240621180336.png

内蒙古铁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完成了新能源宽体款用车各种车型的全覆盖(王丽曼 摄)

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是研发团队的核心技术人员,年过花甲的曹志春一边认真听取研发人员提出的意见,一边从旁指导。1985年从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后,曹志春先后在北方重工业集团、内蒙古北方股份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担任要职,并先后在刚性自卸车技术的消化、吸收到自主设计创新,特大型系列电动轮矿用自卸车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制造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他主持研发的3款非公用矿用自行车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首创刚性矿用自卸车精品。一路走来,他见证了我国非公路用车的发展与蝶变。“从1985年毕业以后,我一直在非公路用车这个领域深耕,也见证着这个行业四十年来的变化。最早我国的大型矿用自卸车全靠进口,后来逐渐攻破技术难关实现自主生产,再到现在新能源成为我国的特有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大量出口,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弯道超车。”曹志春感慨道。微信图片_20240621180347.png

内蒙古铁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在加速对现有产品进行迭代升级(王丽曼 摄)

在新能源产业呈井喷式发展的当下,非公路用车也开始切换新能源赛道。2023年,已是花甲之年的曹志春选择来到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在新能源宽体矿用车领域继续发光发热。在内蒙古铁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任职短短8个月内,他便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围绕无人驾驶、新能源等新领域研发出涵盖充电、换电、混合动力、无人驾驶等先进技术的9款大吨位车型。“从95吨到165吨,从纯电动、充换电一体、混动,包括无人驾驶,我们现在全系列的车型基本都有了,可以说走在了新能源宽体矿用车行业前列。”曹志春说。人才是发展之要、竞争之本、创新之源。作为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新星,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具备硬核的人才科技力量。内蒙古铁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自投产以来,先后从国内多个知名装备制造企业招募成熟技术人才,并通过与高校合作,培养大量新生力量。“我们的研发中心包含电气电控部、底盘结构部、工艺部、研发管理部,整体架构已经健全,现有研发人员20人,其中70%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成熟技术人员,可以说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曹志春坚定地说。微信图片_20240621180351.png

内蒙古铁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完成了研发团队的架构(王丽曼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经济发展主战场和改革创新排头兵,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新能源、能源化工、新材料等关键领域,组建招商引才专班,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持续加大项目及人才引育,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力促“产业链”与“人才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已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科创平台31个。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自治区级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园区各类企业共有从业人数8000余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3800多人,硕士76人、博士21人。“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王丽曼)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

Copyright © 2015-2021ordos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意草原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210021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