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阿拉善岩画的考察和研究,可以窥探早期人类生产生活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脉络,人类在经历原始狩猎活动、动物驯化及畜牧经济的进程后,各民族经历漫长的交往交流交融,终于步入原始农业萌芽发展的阶段,体现农牧交错结合的趋势。
中国栽培植物作物的起源距今1.2万年,农业起源则距今9000至7000年,与此发生联系的是文化上有明显的变化,以部族聚落、生产工具、植物驯化等的出现和改变为主要标志,来研究原始农业文化所包含生存模式的改变和经济文化的多重属性。
村落图。(来源: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农业的兴起需要相对安定的居住条件,在发展的过程中部落繁衍和聚集逐渐形成村落,从侧面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结构。曼德拉山岩画中刻画一个有18顶帐篷组成的村落,各个帐篷中间凿有人物或者凹点,中间的最大的帐篷共计4层,由上至下人物数量从少变多,母性社会的阶级分化和氏族谱系开始显现,反映原始部落的居住方式和部落规模,如《村落图》。
耕牛图。(来源: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游牧民族经历发展后,对家畜的依赖程度愈来愈重,不仅仅限于“食其肉、饮其汁、衣其皮”,从驯化产畜进入到畜役生产阶段。如“耕牛图”中的牛已被驯化成为耕牛,体现驱赶犁地的生活场景,充满农业生产的气息,也是游牧与农耕文化交融的见证,农业工具和耕种技术的改进,说明农业经济发展有了新的面貌。
植物图。(来源: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距今1万年,土豆是人类第一个驯化的粮食作物,通过研究植物类岩画发现,早期人类就开始有意识地改造和驯化农作物的“祖先”,将野生植物变成了可以为人类稳定生产食物的栽培作物。在贺兰山西麓、曼德拉山岩画中均发现植物岩画,“植物图”为树状植物岩画,植物下方“田”字形图案似表示土地,说明已经有农业生产的形式。
下一篇:瞧,绿色乌审的“度”量!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