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电话: 0477-8394929
邮箱: ordoswh123@163.com
网址:www.ordoswh.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资讯
匠心传承!一针一线,草原绣娘坚守非遗技艺
时间:2024-01-29 17:31    浏览:408次

古老而神奇的札萨克图刺绣是杭盖草原上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北方游牧民族刺绣朴素鲜明的色彩,又有扎根民俗文化细腻严谨的精巧构图,是兴安盟科右前旗民族文化中最为瑰丽的一部分。

452af6bf8b3947e49983c7266206f0ba.jpg

包春花(右二)教学员刺绣。(摄影:乌仁陶迪)

家住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的包春花是札萨克图刺绣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的母亲是家乡有名的刺绣匠人,从小生长在草原上的包春花对札萨克图刺绣情有独钟,她的愿望就是长大后成为跟母亲一样的刺绣匠人。由于自幼受到母亲的熏陶,渐渐地,她便可以独自制作出鼻烟壶袋、碗袋、帽子等蒙古族常用的刺绣用品。

为了更快地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2016年,包春花跟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莲花老师学习刺绣技艺。如今,包春花算得上是札萨克图“刺绣达人”,她的作品美观大方,图样丰富多变,色调鲜明清晰,展现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与此同时,如何巧妙地把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民族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在一起,绣出最打动人心的作品,也是包春花这几年一直在思考和突破的方向。她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把我们的传统刺绣与现代产品结合起来,让作品更有生命力。”从民族服饰、蒙古靴子、毡袜、茶袋到现代的笔筒、鼠标垫和书签……包春花的作品越来越多,也很受大家的欢迎。

9b5fcfdcec6244059223cca016c9de6b.jpg

探讨刺绣技艺。(摄影:乌仁陶迪)

出于对札萨克图刺绣的热爱,包春花20多年来坚持刺绣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让传统技艺和现代审美融合得更加自然,她除了网上自学外,还经常到呼伦贝尔、赤峰、通辽等地学习刺绣新技术,参加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举行的观摩会,把新创作的刺绣作品带到展览上,与全国刺绣爱好者和专家们进行研讨交流。

b7e1393ab7964b118cee123627a20230.jpg

包春花(左三)在培训学员。(摄影:乌仁陶迪)

在传承和发展札萨克图刺绣的道路上,包春花还培养了许多学生,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喜欢上札萨克图刺绣。“我从2017年开始向包春花老师学习刺绣技术,包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刺绣基本功,现在我可以独立完成绣花、拼贴等作品,2023年还接了两份大订单呢。”满族屯满族乡牧民包梅花告诉记者。

01b0b61da72b4c62a111bdcbfb5dbf71.jpg

刺绣作品。(摄影:乌仁陶迪)

为了更好地传承札萨克图刺绣技艺,包春花通过举办网络培训班的形式,对盟内外的刺绣爱好者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培训。同时也在科右前旗举办培训班,向大家传授札萨克图刺绣技艺。在她的带领下,已有十余名牧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刺绣达人”,她们一同参加国内的非遗观摩展和刺绣作品大赛,多次荣获奖项。

5.jpg

刺绣作品。(摄影:乌仁陶迪)

随着包春花刺绣技术的提高,订单也逐年增多。2023年,她们的小团队接到200多份订单,不仅增加了收入,也让这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

“2023年,我培养了200多名学生,其中有退休老人、残疾儿童、牧民,我的心愿是把自己所学的技能传授给刺绣爱好者,并一直把它传承下去,用手中的针线绣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让札萨克图刺绣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包春花激动地说。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

Copyright © 2015-2021ordos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意草原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210021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