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需要营造一种文化生态和“精神气候”。站在新的起点上,做好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必须立足地方文化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用心用情用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奋力开创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局面,让城市既存“物”,也留“脉”。
科学把握“两个结合”,深入推进文化“两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指引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
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文化足迹”、擘画的“文化印迹”、牵挂的“文化心迹”,突出问题导向,坚持落在细处,找准“两个结合”实践落点,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文艺生产和创作、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古籍保护利用、非遗保护传承等重点工作,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践文化、塑造文化、提炼文化,奋力开创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局面。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树立“新思维”,善于“破圈”“跨界”,突出抓好重大文化工程建设、文化传播方式创新、历史文化价值挖掘,集中力量擦亮特色文化品牌,推出更多富有中国精神、时代内涵、地方特质的精品力作,打造更多美誉度高的文化标识,创造文化高峰,高质量建设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
曲阜文创:努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山东曲阜作为孔子故里、礼仪之邦,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近年来,曲阜深耕人文沃土,扛牢文化“两创”大旗,创新传统文化“两创”新路径。在文化“两创”建设中,曲阜积极探索“农、文、商、旅”融合发展路径,打造文化传承新平台、新阵地,盘活山水林田、景区景点、非遗文化、传统工艺等资源,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和内涵,以文化“两创”推动产业振兴,着力打造“文创品、夜经济、孔府菜、研学游”四大引爆点,灵活运用漫画、国画、书法、雕塑、印章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巧妙融合传统文化、胡同文化和网红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类型,打造一批文化街巷、特色胡同,成为文化传承新平台,让居民及前来参观的群众在“看、听、玩”中品文化,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打卡”。根据曲阜市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部署,曲阜将按照省、市委关于建设文化“两创”新标杆的部署要求,锚定“争创全国一流文化名市”的目标,谋划构建“一轴引领、三片支撑”的文化“两创”空间展示新格局,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传统文化研究普及高地、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地、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地”四个高地。今后将重点做好“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传播、公共普及、文旅融合、文化活态传承”四篇文章,力争在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上开创新局面。
无锡非遗:既“传”又“创”,打造全新非遗IP
近年来,江苏无锡持续激发非遗活力,突出多元融合、数字赋能,从创新市场供给、推进融合发展、加快人才培养等领域有的放矢进行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建设集精品展销、非遗研学、实景演艺等功能于一体的“锡作范”,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协作、品牌授权、连锁经营”的非遗推广营销平台。同时,依托无锡市非遗文创研发中心,实施“非遗+”工程,开发非遗主题文创产品,将非遗资源转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具有无锡特色的非遗IP。根据2023年出台的《无锡市“百匠千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将特色历史文化元素融入“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塑造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记忆符号”,形成鲜明的文化标识。在2023年6月6日召开的无锡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有参会代表提出从挖掘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拓展创新创业文化、升华现代城市文化四个方面着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延续城市文化记忆,打造更多蕴含江南特色、吴韵风情的文化新业态。
古都西安: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城,打造世界人文之都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文化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创意融入,把推进文旅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有机更新相结合,彰显西安古都文化内涵,让城市有意境、有味道、有气质。牢固树立融合发展理念,将文物工作纳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将历史文化片区建设与城市有机更新相结合,以旅游的传播优势带动文物资源“活起来”,以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助推文旅融合,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此外,逐步深化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通过云展览、云直播、云考古等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多维度展示文化遗产。实施元宇宙数字文创培育计划,让数字化内容呈现成为华夏文明新载体。根据《2023年着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细化实施方案》,西安市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动力、以重大文化项目为牵引、以文旅产业转型为抓手、以文旅深度融合为突破,着力发掘和用好丰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西安风格的城市文化,加快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
(文章原载于《领导决策信息》周刊2023年第31期)
下一篇:数字化,让古籍触手可及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