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018和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先后明确提出了发展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发展行动的重大决策。推进数字化技术赋能农牧业发展,以大数据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有利于解决我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释放数字经济促进农牧业发展的新动能需要顶层设计,攻坚克难,稳步推进。
“十四五”以来,我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数字经济与农牧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以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提升“三农三牧”信息化水平,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渗透程度不断加深,农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一是数字化平台持续赋能农牧业。相继建成了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和信息应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等信息化平台,启动了内蒙古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二是电商助力农畜产品品牌提升。持续打造特色农畜产品品牌体系,稳步推进“蒙”字标认证,依托电商网站和直播带货等互联网消费渠道,打通物流堵点,促进农村地区网络零售发展。2022年,内蒙古农村网络零售额实现197.72亿元,同比增长4.16%。三是数字乡村发展体系逐步完善。不断强化智慧农牧业试点示范引领效应,推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牧产业链中逐步应用。截至目前,先后创建了7个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2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3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四是数字技术推动农畜产品生产转型升级。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慧农牧场等示范项目,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优质高效转型。
目前,我区仍处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换阶段,数字经济赋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变革,正是我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农牧业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佳试验场的良好验证,我们要抓住数字经济这一新引擎,围绕《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要求,推进我区农牧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构建信息时代区域竞争新优势。关键要在五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完善要素市场,优化农牧业产业发展环境。自治区应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数字经济与农牧业融合发展策略和路径,尽快出台指导性文件和资金补贴政策,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引导数字技术向农牧业领域集聚,增强农牧业全产业的竞争力,形成全局带动效应。此外,要尽快出台专项数字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服务政策措施,实现数字化农牧业技术从高校、科研机构向农牧业实际应用场所的转移。
二是优化产业链,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农牧业全产业链。优化产业链,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农牧业全产业链就是要推动我区农牧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面数字化。在建设农牧业数字生产和种植基地方面,要培育全区农牧业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建设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和数字化、智能化牧场。针对乳、肉、绒、马铃薯、草业和粮油等优势特色重点产业,引导企业、农牧业大户科学组织生产,推进良种、土壤环境和气象大数据等在种植养殖环节的应用,加强农牧业生产科学化和数字化管理。在构建农畜产品数字化加工体系方面,要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特色优势产业智能技术应用试点,打造“数字原料车间”和“智慧粮食车间”,鼓励龙头企业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在培育农牧业电子商务新业态方面,可依托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推动以“蒙字标”为引领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支持“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加强与龙头电商平台对接,多方拓宽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发展电商直采、定制生产、预制菜等新产业新业态。
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农牧业发展源动力。我区要围绕农业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直面农牧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痛点,整合区内外各类创新资源,强化农牧业科技支撑和技术装备保障,增强我区农牧企业数字化转型共性解决方案供给。在挖掘我区算力优势基础上,探索建立京津冀蒙区域数字经济合作机制,吸引区外科技力量和成果向我区农牧业产业集聚与转移,打造成果转化平台,确保农牧业科技成果走向场景化。
四是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农牧业发展效率。首先,要大力推广大数据育种技术,助力核心种源攻关。在全区12个盟市建设的60个“看禾选种”平台基础上,按照“引品种、建基地、促推广”的思路,筛选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种植习惯、市场需求的主导品种。其次,借助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提升农牧业数据价值化效率。可依托农牧业大数据平台基座,大力拓展物联网、互联网等在线采集新渠道,推动农村、牧区公共数据整合共享,形成城市、农村牧区大数据“一张图”。加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数据化处理,提升数据资源在农牧业生产各环节的共享时效性,提高数据价值化效率。再次,要提升生态资源保护领域的数字化水平。坚持绿色兴农兴牧,推进数字技术在生态资源保护领域的应用,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推动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强化产业链韧性,实现产业链和生态链互利共赢。
五是加强产业协同,助力农牧业均衡发展。结合我区农牧业的实际情况,依托数字经济“一区一核多点”的发展基础,构建特色产业集群,以数字技术推动农牧业精准化生产、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着力打造国家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现数字农牧业整体发展质量的提档升级。基于各盟市发展基础和产业特色,以和林格尔核心区为重点,打造呼包鄂乌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区,充分发挥数据中心规模优势,实现地区间的辐射带动效应,全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农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聚焦区域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动计划,持续用力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把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得量大质优。
(作者系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教授、博士)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