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资源非常丰富,全区长城总长度达7570千米。呼和浩特域内,历代长城几乎均有留存。保护好、传承好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我们共同的责任。传承好长城文化遗产,讲好长城故事,有助于提升首府文化能级,有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
博物馆里举办长城摄影展 影像化展现中华文明
内蒙古万里长城璀璨华章摄影展宣传海报。(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近几日,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博物馆里,一场主题为“古塞遗踪:内蒙古万里长城璀璨华章摄影展”的展览正在举办。本次摄影展共展出52幅摄影作品,内容主要是呼和浩特域内的长城重要点段。在摄影师独特的视角下,长城的美景被全方位地展示出来。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介绍,在和林格尔域内,明长城大边总长50267米,东起新店子镇二道边自然村,呈东北——西南走向,蜿蜒于崇山峻岭中,多为土石结构,墙体为自然基础,黑褐色土夯筑。
近年来,很多长城专家、爱好者都曾慕名来到和林格尔,希望一睹长城的壮美景观。有人曾这样形容:“站在长城脚下的时候,远远望去,山一座连着一座,连绵起伏,一片苍翠,如同一片绿色的海。登上长城极目远眺,它又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只要你有机会来到和林格尔,站在长城脚下,就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观所震撼。在和林格尔县的盛乐博物馆里,您也可以欣赏到丰富的长城图片,同时,还能了解到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和林格尔县三十二村明长城 。(摄影:郭雁平)
节庆活动凸显长城元素 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
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介绍,长城以其苍茫、古朴、雄峻的丰姿,让人们体会到其独有的魅力。6月7日至9日,格林格尔县将举办“首届长城论坛暨土城子国家遗址公园研讨会”。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将共同探讨长城的宣传、保护、利用、开发等事宜。
和林格尔县四十二村明长城。(摄影:汪锡铭)
说到保护传承长城文化遗产,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已经擦亮了“长城与黄河在此握手”的旅游名片。清水河县依托丰富的长城资源,连续多年举办长城主题的文化节活动。日前,清水河县第七届文化艺术长城奖的有关评选通知已经向社会公布,将通过评选对优秀的文艺作品进行表彰。
5月27日,长城科普讲座走进呼和浩特职业学院;5月23日,大同市长城爱好者一行到盛乐博物馆、清水河县银滚山长城公园、清水河博物馆考察;5月15日至19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中华文明在内蒙古”走进呼和浩特网络主题活动举办,调研组成员来到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眺望黄河与长城“握手”的壮丽景象……丰富的活动,慕名而来的专家、游客,都充分证明了长城的魅力。高晓梅说:“如今,国家正在大力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内蒙古也在积极打造长城、黄河文旅板块。在此背景下,我们深入挖掘研究呼和浩特域内的长城资源,对于提升首府文化能级,传承中华文明基因,传播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