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主办的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建设论坛在重庆永川举行。在主旨演讲环节,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谷平发表题为《以数据为基,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南京探索》的主旨演讲。
以下内容根据发言实录整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学员:
大家下午好!南京文投集团从去年开始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特别是以数据为基开展了一些初步探索。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报告: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得什么。
为什么?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其中,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2020年5月8日,中宣部印发《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通知》,指出: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
南京文投集团诞生于南京这座公元前472年建成的历史文化名城,连续三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单位,集团的使命追求是“让城市文化生活更美好”,2019年助力南京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世界“文学之都”。但是在数字时代,南京文投始终在思考,作为南京的国有文化企业,怎么体现基础性、先导性和示范性的作用,让南京“上云用数赋智落地”。
南京文投的产业体系覆盖面很广,但还是比较传统的,一个相对传统的文化企业,缺点是没有基础,优势是没有包袱。南京文投有幸在构建城市文化大数据体系、搭建文都数字云平台等关键节点,都得到了高主任的全面关心,在他手把手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相信我们一直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做什么?
南京文投在两年探索中做了两件事:
一是推出数字时代城市文化整体解决方案。
从架构系统化、数据资产化、体验场景化和生态开放化四个维度,呈现数字时代城市文化的图景和模样。
基础层是一套文化新基建,包括设施、数据和技术。其中数据是南京文投最核心的资产。
功能层打造新系统服务,推出城市文化大数据平台、城市文化IP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文化旅游消费云平台、元宇宙博物馆建设、元宇宙展厅六大整体解决方案。
应用层推出文化新产品,包括文都数字云、文枢元宇宙、我的南京等入口,以及文博场馆等实体场景和数字复原等虚拟场景。
认真践行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总体上以文化为魂、以数据为基、以科技为要、以体验为本。
二是依托南京城市场景设计的城市文化大数据体系。它的基本规范是按照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要求,结合南京特点,在专题库层面,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了文都大数据母库、文学之都数据金库、历史资源数据金库、长江文化数据金库4个专题库。
整个数据体系的逻辑就是把分散在南京各个文化机构的以及很多尚未被采集到的数据,按照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原则形成数据库,构建数据集中台,进入数据超市作为生产要素流通应用。
怎么做?
我们开展了以下尝试:
一是打造文都大数据母库,链接南京8个文化单位,链接了超过3个亿的数据,目前南京文投初步构建了框架,正在做一个规范的文化数据的数据底座。
点击播放了解更多
二是打造文学之都数据金库,目前已经拥有超4000万的文本数据、超25万的实体关系、2000+的历史文学坐标和10000+的文学事件。
三是打造历史资源数据金库,细分南京文保、非遗资源、历史名人等11个专题库。
四是打造长江文化数据金库,包含了长江古都文化、秦淮文化、红色文化、海丝文化等8大专题库,为长江国家文化云平台建设提供海量的基础数据支撑。
五是构建云平台用户大数据库,目前有近417万注册用户。
构建大数据库后怎么来使用数据?南京文投主要是依托南京文化场景实现赋能,分为四类场景:
一是世界“文学之都”场景,依托文学之都数据金库,打造世界文学客厅,用文都数据库来进行梳理和展示,推出探秘文都小程序,帮助市民游客随时随地了解南京文学地标。
二是文化旅游消费场景,依托南京文都大数据库,在南京市文旅局指导下,打造南京文化消费总入口——文客,串联南京城市优质文化资源。打造了跟着文保游南京小程序、南朝石刻数字化活化平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云上文物”等应用。
三是文化服务治理场景,依托云平台用户数据,在市文旅局指导下,打造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南京)智能服务平台大数据中心、南京公共文化云、南京建邺区公共文化云等,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场景,依托建长江文化数据金库的契机,打造了长江大桥元宇宙、宁游长江、VR飞跃长江、长江宝藏等一系列体验产品。
我非常认同新华智云傅丕毅董事长在场景基础上运用前沿技术进行丰富的理念。虽然互联网时代也属于广义上的数字时代,但我认为真正进入数字时代以后,应该还有元宇宙、区块链、大模型等应用,所以今年以来,南京文投针对前沿技术在场景上的应用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是探索用大数据来支撑元宇宙,集团的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从去年开始打样,按照以数强实、以数促实的原则,打造了元宇宙博物馆对外开放,得到央视专门报道。围绕世界“文学之都”IP,对南京文学资源最富集的紫金山、玄武湖片区进行数字孪生,构建文枢元宇宙,打造国际交流推广平台。以历史文脉-现实城市-未来资产的共生网络探索文学“上云用数赋智落地”。
二是探索大数据和区块链的结合,南京文投6月10日上线了一条专门服务于城市文化的区块链。目前已和南京都市圈的10个城市进行共建,探索让数字时代文化要素、数字场景技术和产品,服务城市文旅。
三是探索大数据和大模型的结合,6月19日南京文投和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基于集团文化数据资源和腾讯云技术生态优势,联手打造国内首个城市级文化行业大模型,探索让城市文化大数据发挥大价值。
同时,南京文投正在构建一个生态圈。旗下7家企业共同分工在做相关的产品,所有的产品都是基于元宇宙、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但很多技术靠自己不行,所以南京文投与江苏有线、腾讯云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并通过投资或组建合资公司,与一批在细分领域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企业进行合作,希望形成一系列解决方法。
得什么?
社会影响上,2022年南京文投集团发布城市文化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文都数字云平台”后,被新华社等中央媒体评价为“全国首个!文化数字化的南京样本”;今年6月10日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京文投通过数字技术让毁了600年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数字复原,让国家宝藏数字“重生”,被央视重磅报道。文都数字云平台也得到了市里的全力支持。
商业模式上,在探索过程中南京文投逐步形成了城市文化大数据平台、城市文化IP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文化旅游消费云平台、元宇宙博物馆建设、元宇宙展厅六大整体解决方案。并在国内相关省市不断复制推广,同时积极开展投资,比如投资的“飞天云动”去年成功上市,成为港交所元宇宙第一股。
接下来,8月22日的中国(南京)国际软件博览会上,将正式发布南京文枢元宇宙平台,发布《十竹斋笺谱》数字活化成果,南京城市文化元宇宙展厅将建成开放。9月22日的中国(南京)文化科技融合成果交易会上,将发布“南京文都数字云平台”和“文都大脑”产品。10月31日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纪念日上,将发布南京文学之都数字化一期建设成果……
南京文投的探索也是初步的,让我们携手共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共铸城市文化数据底座,共创城市文化数据价值,共享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
谢谢大家。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