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厘清中国“非遗”建设路径,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起源
自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保护民俗专家委员会,并在其机构中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科”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案,促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其中重要的三个进程分别是1994年,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人类活财富”工作指南;1997-1998年,教科文组织启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会议上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虽然这三个项目是在不同层次上通过不同的机制进行的,但其主要观点都包含:由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人民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放弃有关传统就业和实践,无形物质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威胁。许多学者热烈讨论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区分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无形物质文化”和“有形物质文化”分别下了定义:即“有形”和“无形”的区别在于“非物质遗产”能否被当地人民和文化所接受,能否全面反映当地人民对于文化和遗产的整体看法。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反映了对于全球化进程正在导致文化同质化和文化多样性减少的担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序言清楚地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主要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前景也与维持文化认同和可持续发展有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化改造
中国于2004年8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入中国语境,开始了本土化的改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辨别和认同国家身份的重要方式,通过识别中国的语言、服饰、节日、习俗、建筑等,来识别和认同中国文化。然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对各个国家的文化都带来了掠夺性的损害。结合本国实际,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人们从祖先那里接受的文化或文化产品。由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到动态继承和传播进程中。
非物质文化对于塑造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能通过具体的语言、表演、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它既包含有形的作品,也包含无形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人们的创造力也可以找到一种表达方式。以昆曲为例,作为中国第一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非物质文化,昆曲不断创新发展,创作出了青春版的《牡丹亭》、新版的《玉簪记》等作品,以华丽的姿态走入现代观众的视野中。同时,昆曲除了在剧场中不断上演之外,也在博物馆、学校课堂得到宣传推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在学科中不断发展,其地位不断合法化。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而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连接起了过去与现在。在这个过程中,过去获得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科学重建和合法化的抽象过程中创造出来,延续了历史和文化血脉,同时又具有真实性。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需要体现这份真实性,即注重从有形化到无形化的转录或记录。比如,通过将有形的遗产保存在博物馆橱柜中的物品中,或档案文件和目录中,成为无形的形式。
如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已从单一的文化演变为涉及多领域、全社会参与的一项事业。年轻一代不断创新,以科技为基石,用新的媒介来保护和传播中国非遗文化和产品,比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适应当代旅游需求和旅游所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断提高传承发展利用水平,持续为旅游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持续推动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传播的进程中,中国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国,始终不断创新对于文化遗产的表达方式和传承方式,在继承中寻求“遗产”新的时代身份。从文化角度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已然延伸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部分,它通过生活方式、祭祀活动等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时代的变迁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崭新的方式将传统引入了一个非传统的世界,成了一种多元文化的产物,也成为现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
下一篇:数字技术还原古建之美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