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6-9日,由伏羲云(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成果展在首届2023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上精彩亮相。
本次成果展集中展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四端”(资源端、生产端、云端、消费端)建设成果。具体包括:文化资源数据、数字化采集、红色基因库、国家文化专网、省域/区域文化数据服务中心、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文化体验设施、文化体验装备、文化体验场景等。成果展诚邀38家文化科技单位参展,涵盖文化出版机构、红色纪念场馆、广电网络公司、数据交易平台、文化和科技企业等。一起来看看展览现场的精彩画面吧。
资源端
资源端,是从文化遗产中“萃取”获得的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等组成的数据库,其中的数据统称为文化资源数据。资源端主要为生产端提供文化素材以支撑其生产文化数字内容产品。
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
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
生产端
生产端是指文化数字内容生产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在所采集的文化资源数据基础上,将碎片化的数据资源通过数字化生产转化为适合当下、可以利用的文化数字内容产品。生产端主体包括各类文化机构,如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等。
陕西数字基地出版传媒集团
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探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伏羲云(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云端
云端将文化数字内容受控分发给各类文化体验设备和设施,支撑各类体验设备和设施提供给最终用户进行体验。
依托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国家文化专网,为生产端和消费端提供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交易、分发、监管等服务的机构,以及在相应机构中所部署的网络、平台及系统,统称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云端。
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由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中国广电宁夏网络有限公司
中国广电辽宁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未来媒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玖扬博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消费端
数字化时代,文化消费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在线和在场两种场景,线上包括大屏——电视机、小屏——手机等移动终端。这些都是文化大数据体系的消费端。在场或线下主要是文化体验场所,除了文化馆、新华书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文化公园等公共文化设置,还包括中小学学校、旅游景区、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消费内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杭州气味王国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灵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园上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艺识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恒信东方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内蒙古加速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下一篇: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