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电话: 0477-8394929
邮箱: ordoswh123@163.com
网址:www.ordoswh.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资讯
文博会:让“文化+”有更多可能丨赵畅观察
时间:2023-01-04 17:26    浏览:307次

经过6天的火热开展,第十八届文博会圆满闭幕。18岁的文博会,这场“成年礼”十分盛大。

400多项活动,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10万件展品,总参与人次超过200万……克服重重挑战,本届文博会依然实现如此规模,实为不易。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文博会,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创新举措,为文化产业赋能、引领行业发展。今年,这种“文化+”的模式更加成熟,成效更加丰厚。在我看来,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科技的赋能,为文化展示创造更多可能。

千年之远、万里之遥,在文博会上都不是事儿。不少参观的市民游客也感叹,有了科技手段的帮助,在文博会上逛一圈,就像“行了万里路”。科技帮助人们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在文博会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各种文化,甚至可以通过VR等手段直接进行互动。

此外,科技手段也帮助文化创作者打破技术限制。比如说,利用分层动画技术,就可以在一幅作品里绘制近300个物种与深圳十个区的主要公园和地标建筑。

最重要的还有,“文化+科技”创造了一个文化新世界——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第十六届文博会首次采取线上方式进行,但当时的“化被动为主动”的创新尝试,打开了一个新的文化元宇宙。接下来的两届文博会,都是线上、线下双轨运作,开启了“文化+科技”的新形势。

第二,消费的热情,让文化市场持续升温。

本届文博会,在岁末年初举行,展览日期横跨了元旦小长假,可以更好地吸引人流,激活文化消费。根据报道,文博会的展馆中,40%以上的文化产品和项目是首次亮相。本届文博会还首次设置“文旅融合·文化消费馆”,把文化和旅游、消费紧密融合,能够更好展示各地促进文化消费的新举措和文化消费特色品牌。不少参展商也切实感受到了深圳市民和全国各地游客的购买力,好多产品都脱销了。大家的热情,也为文化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第三,展会的平台,给文化产业带来发展良机。

文博会全称是“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这场盛会,不仅可以“博览”,更能推动“交易”。本届文博会吸引超过2500家参展单位线下参展,大家排除万难也要来到展会现场,就是因为面对面这种方式的不可替代性。在我们的采访报道中,也有各地的参展商表示,这次文博会带来人流量的同时也赋予了项目合作的机会,比如一家来自青岛的公司,在6天里就收到200多个意向客户资源。另外,线下参展也能够让各界感受到深圳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优势,一些城市的参展商就希望把他们的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等落地深圳。

展会刚刚结束,已经有不少参展商说,“下一届还来!”18年的文博会,一直能够吸引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关键就在于它能源源不断给大家带来信心。文博会通过持续创新,让文化后面的“加号”,有更多可能。提振各方信心、凝聚发展合力。我们期待常变常新的文博会,继续带领文化产业走进新的春天。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

Copyright © 2015-2021ordos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意草原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210021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