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化数字化快速发展,区块链技术不断成熟,数字藏品在国内蓬勃发展,文物、非遗国粹、现代艺术等文化类数字藏品纷纷涌现。
自数字藏品上线以来,由于它平价的首发价格、新颖的概念玩法,吸引了一批喜欢新事物的年轻用户前来探索数藏市场。为了满足用户的消费习惯、社交需求与价值审美,大量多元化的作品出现在数藏市场上,但这些藏品质量良莠不齐,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随着数字藏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不少用户开始将目光放在数字藏品的艺术性和IP价值上,依托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打造中国特色市场生态,成了数字藏品的最新定位和归宿。
国家非遗-孙颖京绣数字藏品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也给数字藏品领域提出了处理好数字与文化关系的新课题。《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在此背景下,数字藏品逐渐摆脱前沿新潮作品的代名词,许多文物、非遗技艺通过数字藏品平台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2021年,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技术激活数字文化遗产研究报告》显示,数字文创开创了一种新型可确权、可追溯的文化消费,在多方合作的框架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可以变得更加高效。
除了传统文化作品的转化外,不少现代艺术藏品也开始登陆数藏平台。日前,专业的一站式十八数藏平台推出了水墨画、岩彩、油画、工笔画等一系列现代艺术类作品,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双融合。
雷甲寿《万物风华》系列-《如约春风》藏品
孙博《接祥瑞》系列-《浴火化龙》藏品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韵味丰富,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现代艺术以传统的技法,创新的语言进行了文化创造,承担起了传承文明的重要任务。十八数藏平台上,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典国粹等传统文化类藏品,也有反映现实生活、体现时代侧影的现代艺术藏品,以元宇宙、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契机,推动了数字技术与各类文化有机融合。
下一篇:用“中国话语”定义元宇宙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