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电话: 0477-8394929
邮箱: ordoswh123@163.com
网址:www.ordoswh.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资讯
高书生:数字化架起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桥梁
时间:2022-08-25 17:52    浏览:453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集成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同时明确,充分利用旅游服务场所等公共场所,搭建数字化文化体验的线下场景。这表明,国家已在顶层设计上为文化和旅游实现深度融合规划了路径,架起了桥梁。

1、文化和旅游融合令人期待

旅游休闲式、集群式的特点,很适合文化体验、文化传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一种理念很快被旅游界所接受,并不断付诸于实施。实景演出是一种很好的文化体验方式,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但实景演出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游客数量支撑,投入较大、运维成本较高,并不适合所有的旅游景区。

2018年,国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诗和远方”的遐想,也包括对文化和旅游实现深度融合的期待。现实是,大多数旅游景区仍然以自然景观为主,游客要领略当地历史文化,必须进城走进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

如何实现白天观景休闲、晚上体验文化?这应该是文化和旅游实现深度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2、文化数字化构建文化供给全新体系

世界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如果说互联网触动的是消费,创造了类似于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新业态,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那么,数字化撬动的是生产,旨在发力供给侧,实现生产体系现代化。

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这些年来,国家组织开展了多次全国性文化资源普查,积攒了大量文化资源数据;各级各类文化机构承担了许多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建成了种类众多的文化专题数据库。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就是要按照统一标准,把零散的文化资源数据关联起来,把思想理论、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网络文化文艺等不同领域的文化资源数据关联起来,把文字、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源数据关联起来,把文化数据源和文化实体关联,最终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将中华民族积淀了五千多年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数据,成为文化生产要素以及文化创新创造的素材和源泉,从中提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全景式呈现中华文化。

1661421357103069.png

网络剧《风起洛阳》重现“洛阳基因”,图片源自中国文化报

为确保文化数据安全,国家明确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形成国家文化专网,服务文化资源数据的存储、传输、交易和文化数字内容分发。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网络文化文艺等领域的各类文化机构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就可以搭建数字化文化生产线,采集、加工、挖掘文化数据,并通过基于国家文化专网搭建的“数据超市”进行数据交易,获取变现收入,激发文化机构和文化工作者的内在动力。

1661421332619743.png

2021年4月,全聚德将一家分店打造成沉浸式光影餐厅,实现影像定投和菜品的虚实结合。图片源自新京报

文化重在体验,文化体验需要场景化。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只要有空间,就能够营造出场景,诸如家庭客厅、教室、景区、阅览室、商场、机场、车站、剧场、书店等等空间,都可以改造升级为场景化的文化体验场所。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包括线上线下两大块,线上包括大屏和小屏,线下包括文化教育设施和公共场所,其中,文化教育设施包括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校、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新华书店、农家书屋等,公共场所包括旅游服务场所、社区、购物中心、城市广场、商业街区、机场车站等。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旨在构建从文化资源到文化生产再到文化传播、文化消费的全新体系,目标是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优秀创新成果享誉海内外。

由此可见,文化数字化可以为旅游景区搭建数字化文化体验的线下场景,提供文化数字内容的制作、交易、分发到传输落地的全方位综合性服务。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3、地域文化应成为旅游地文化体验的重点

文化和旅游“合”而未“融”,原因之一是文化产业尚未创造生产出适合旅游的文化体验产品。这跟当下文化产业开发表层化、市场营销概念化有很大关系。文化资源大都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保管和收藏,文化资源数据向社会释放数量较少,文化企业创造生产急需的文化资源数据无从获取,使得文化企业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很难触及到文化的本源,只能在文化的外围或表层打转。“文创”、“文旅”、“数字藏品”等新概念层出不穷,真正体现文化自信、发挥国民教育功能的文化体验产品占比并不高。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推动文化机构将文化资源数据采集、加工、挖掘与数据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促进文化数据解构、重构和呈现的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旨在激活文化资源,解决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生产体系与以传统文化机构为代表的传统生产体系之间的不协调问题。

深入挖掘像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保管和收藏文化资源的构成,有个特点很明显,即这些文化资源同地域文化密切相关,是地域文化的物化或载体。地域文化应该成为数据采集、加工、挖掘与数据服务的一个维度。

只要有中华民族先民生活的地方,都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从中可以挖掘有价值的内涵与内容。比如,河北有“燕赵文化”,山西有“三晋文化”,山东有“齐鲁文化”,河南有“中州文化”,重庆、四川有“巴蜀文化”,江苏、浙江有“吴越文化”,湖北有“荆楚文化”,湖南有“湖湘文化”,福建有“八闽文化”,广东有“岭南文化”等等。

地域文化内容丰富,挖掘得还远远不够。以“燕赵文化”为例,根据中华古典数字工程记载,燕赵有14位君主,言论作品有4万字,涉及到28种典籍,最著名的就是《战国策》。同燕赵有关的成语大概是100条,还有《史记》直书“燕赵世家”的部分约3万字,内容非常丰富。燕赵有关的100条成语,每一条都可以再创造生产出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产品。

文化体验不仅要有内涵,也要有吸引力,要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目前,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zation)、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等技术已经成熟,这些技术通过360度全视角的呈现,营造出更为真实的“现场感”。全景场景是360度的再现场景,能够连续、完整地表达出实景物理环境,从而还原了人体对于实景的真实感受,也增加了体验者所感知的“现场感”。

此外,在旅游景区搭建数字化文化体验的线下场景,不能走主题公园的老路,因为主题公园的内容往往一成不变,应当是类电影院模式,即文化体验的内容经常可更换,有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以及无数条数字化文化生产线的支撑,可以为文化体验不断更换内容提供保障,提供菜单式文化服务也是完全可能的。

作者:高书生,中宣部文改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

Copyright © 2015-2021ordos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意草原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210021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