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
1、7月21日,商务部等27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28项具体任务举措。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文化贸易,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发挥国内大市场和丰富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数字文化内容建设,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文娱模式数字化开发。(详见本期推文首条)
2、国家文物局日前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针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利用。可通过社会公益基金、全额出资、与政府合作等方式,利用文物建筑开设博物馆、陈列馆、艺术馆、农村书屋、乡土文化馆和专题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也可利用文物建筑开办民宿、客栈、茶社等旅游休闲服务场所,为社区服务、文化展示、参观旅游、经营服务、传统技艺传承和文创产品开发等,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
动态
1、7月16日下午,广东广电网络在广州召开2022年经营工作年中推进会议,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志容在部署下半年工作时强调,要积极建设文化专网,奋力落实文化数字化战略,从政治、全局、战略的高度,做好省级文化数字化战略规划。充分复用现有设施设备资源,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专网的牵引作用,创新数字化文化消费新服务。
2、27月19日、20日,深圳文交所相继发布《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数据超市)旗舰店暨数据资产进场的招商公告》《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数据超市)场内交易主体招商公告》,启动首批数据资产和交易主体的进场招募。首批数据资产进场机构招募名额共限定20家;首批场内交易主体席位共限定30个。
声音
1、“文化数字化呼唤新文科”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日前撰文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展开探讨。他表示,文化数字化面临的问题绝不是某一单一学科就能解决的。因此,必须突破“小文科”思维,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文科与工科、文科与农科、文科与理科的交叉融合,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融入到文化产业学科设置、科研机构设立、师资教育及教材更新等各个环节中,实现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有机统一,打造“数智人文”,构建“大文化”视野下的人才培养体系。
2、“未来5到10年,文化计算原创技术将提升文化大数据服务加工效率”
移动媒体与文化计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海英、北京邮电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李杰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表示,“文化计算+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创新模式将随着原创技术的突破和文化机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日趋成熟,未来将对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我国文化计算仍存在亟须探索和高度重视的问题,应树立科学务实的发展观念和研究理念,重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研究,构建自主可控的文化计算生态。
下一篇:博物馆网红文创背后的文化“考究”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