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文化产业发生哪些大事?
动态
1、有数字文化领域“达沃斯”论坛之称的第六届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峰会6月17日、18日在京举办,与会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需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趋势,为文化强国筑牢“数字基石”,使中华文化全景呈现、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2、日前,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集董事会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文化大数据事业部的议案》。文化大数据事业部的核心职能是统筹推进其公司的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发展,以文化专网、中华文化数据库、大数据平台为切入点,做好资源整合、平台建设和运营等工作。
3、6月21日,广东广电网络党委与分(子)公司党委共同专题学习两办《意见》。会议强调,要在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工作部署中有为有位,聚焦聚力完成六项重点任务:全力建设广东省文化专网,倾力打造文化大数据华南区域中心和广东省域中心,努力发展网络视听服务智能化、适老化、社区(乡镇)化和“大小屏”跨屏互动的文化消费新场景,支撑广东省文化数据库建设,搭建广东省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助力广东省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等。
4、6月22日上午,上海市普陀区委以“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的普陀领悟”为主题召开中心组(扩大)视频学习会,邀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力之、德勤咨询智慧城市业务主管合伙人马炯琳、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发展部上海总经理高骏杰、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臧志彭作专题学习辅导。会议强调,要认真抓好两办《意见》的全面落实,将文化元素融入加强城市建设、完善区域功能、加快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5、6月22日,贵州习水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中央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切实构筑好习水的“文化高地”和“精神高地”。要深化文化内涵研究、创作文化艺术精品、扩大文化交流互动,讲好习水故事,展示习水良好形象,进一步做优做精文化产业,推动习水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声音
“文化数字化战略在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将起到促进和驱动作用”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文旅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范玉刚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表示,文化数字化战略在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将起到促进和驱动作用,首先,将有效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其次,将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技术路径和屏障。第三,将以创新思维成为推动当代文化创新的激发器和策源地。
“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将有三大新提升”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周建新在接受《佛山日报》专访时称,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创造更多元的文化消费新场景,增强更深入的文化体验。而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将不断涌现。重点要增强沉浸式内容体验、打造虚拟游览等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来之于民,也应用之于民,享之于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韩子勇在接受财联社专访时表示,《意见》中有几处值得关注并且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地方:一是强调“全”,对中华文化进行全景呈现,将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与全民全面共享。二是强调供给和共享,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来之于民,也应用之于民,享之于民。
机遇
中信证券撰文称:文化数字化战略将加速相关的广电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文化旅游和文化消费等领域的投资。建议积极关注文化数字化建设各个环节受益主体。
1)架构端,受益方包括有线电视网络、广电5G系统、互联互通平台等文化专网相关公司,IDC等文化计算相关公司,文化产权交易所、产业协同平台等数据超市相关公司。
2)生产端,受益方包括博物馆、艺术馆、科研机构、出版等文化资源拥有方,以及AI和大数据分析服务商等数据采集公司。
3)消费端,受益方包括文化数字化场景打造、游戏、影视、IP运营等文化类公司。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