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满月”。一个月来,多地迅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政府部门或加强实地调研,或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进行产业化布局。而作为市场主体的文化科技企业也对标《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展开积极探索和实践。
《人民日报》发表时评指出:升级“身未动,心已远”的数字新体验、创造虚实结合的消费新场景,不仅需要文化数字化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市场主体的积极作为。
伏羲君观察发现,随着两办《意见》这一顶层设计的发布,“他们”已经率先行动起来了,来看行业最新进展!
多地领导专项调研
吉林
5月24日,吉林省省委书记景俊海在长春市调研文化数字化发展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加快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文化服务供给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为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贡献吉林力量。
他提出六点要求:一要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二要着力打造文化数字化消费新场景,三要支持省内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四要着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五要着力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六要着力构建完善的文化数据安全监管体系。
广东
6月1日下午,广东省委宣传部文改办主任杨鹏飞一行赴广东广电网络就如何推动落实两办《意见》开展调研。杨鹏飞指出,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广东省文化大数据体系,是贯彻落实文化强省、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建设文化大数据体系工作已纳入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省“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建设文化大数据体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其中文化专网建设是中心环节,广东广电网络作为建设主体,可以进一步研究论证,明确建设目标和方向,制定工作方案,创新开展建设,以建好集成高效、精准服务的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引领全省文化机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6月16日下午,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文斌召集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筹建工作。会议检查督办了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各项筹建工作,对进一步加快和完善相关工作提出要求。会议强调,要全力以赴确保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在今年文博会期间上线。深圳广电集团和深圳文交所要进一步明确时间表和任务清单,从即日起开通倒计时,层层压实责任,加强督办督查,调遣精兵强将,专心致志完成好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筹建各项工作任务。
山西
5月31日,山西省运城市召开文化数字化视频交流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志峰出席并讲话。他指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加强合作、互相配合、克服困难,全力推动运城文化数字化发展。要通过数字化方法与技术将运城文化传播出去,突破时空限制,让更多群众通过数字化了解运城文化,拓展文化传播范围,提升运城形象。要结合运城文化实际,探索运城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实施路径,通过数字化让全民共享文化成果,为打造知名旅游强市贡献力量。
多地推进产业化布局
江苏
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方面,江苏省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于去年底已率先完成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一期建设并投入运营。华东区域中心二期建设工作也计划在今年启动。两办《意见》发布后,江苏有线提出打造广电5G文化信息服务专网,加强以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为重点的文化专网建设。
由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承办的南京融交会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展示窗口,也一直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之一。南京文投提出实施“数字娱乐沉浸、数字场馆体验、数字艺术金融、数字文化城市”发展战略,以自身的文化资源,加入到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建设中来。
同时,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已完成红色基因库建设。
浙江
日前,宁波市文改办、宁波市财政局发布《宁波市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暂行)》,以“真金白银”的政策加持数字文化产业,引发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强烈共鸣。这也是两办《意见》发布后,地方层面首个出台的数字文化产业相关政策。
而浙江省深入实施的“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构建文化基因库,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电影等领域打造各类省级数据库。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南湖革命纪念馆、中共浙江省一大旧址群、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等试点单位完成近1万件陈列品、出版物等红色资料的平面或者三维建模。浙江打造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已归集40余家国内丝绸之路博物馆约2000件数字藏品。
北京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近日印发《北京市数字消费能级提升工作方案》。提出打造沉浸式体验数字生活消费新场景,发展云旅游、云展览、数字艺术消费新形态等一批重点任务。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不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资源丰厚,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也发挥首善之区的作用。众多文博场馆、演艺场所早已深耕“云游览”“云看展”多年,“数字故宫”就是成功案例之一。
如今,北京正在大力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构建“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等重点工程,数字技术无疑将更好地盘活文化资源,助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并将“数字+文化+”的模式复制到更多行业,叠加出更大的效益。
文化机构、科技企业扎实推进
中国广电
6月1日,中国广电召开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工作部署视频会议,深入学习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并就全国广电网络系统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进行动员和部署,要求全系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领悟《意见》精神,把国家支持转化为生产力,高质量完成好文化专网各项建设任务。
会议强调,全国广电网络系统要做好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文化专网建设。一是坚持一体化建设,践行“共建共享”根本原则,把文化专网建设纳入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总布局统筹考虑,充分复用现有设施设备资源,不搞重复建设;二是加强分工协作,按照中国广电和省网两级架构,协同推进建设;三是创新发展新业务新业态,积极拓展专网接入业务,创新提供数字化文化消费新服务;四是继续引领文化专网技术标准建设并参与文化大数据体系的技术标准体系治理;五是严把安全关,切实负起保证文化数据安全的政治责任,把文化专网这张安全之网织密建强。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
中数集团是最早通过底层关联集成系统接入国家文化专网的文化央企之一。围绕两办《意见》的贯彻落实,中数集团董事长代柳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重点落实《意见》中“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建立文化数字化标准体系”四方面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需求侧管理,积极开展文化和旅游应用创新,扩大国家文化大数据底层关联集成系统资源数量与质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集团内容原创和产品研发,推动集团自有数字化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动漫、创意设计等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推出更多自有版权数字文化产品。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今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古籍数字化,要“统筹实施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积极对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加强古籍数据流通和协同管理,实现古籍数字化资源汇聚共享。”国图出版社社长魏崇表示,此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提出,与古籍数字化的要求一以贯之,相互契合。
魏崇介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在推进数字出版、融合出版以及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图典深度标引与素材库建设》项目对标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要求,在已有资源基础上进行了从内容到运营方式的提升,将部分数据通过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底层关联集成系统上传,除了可以进行数据管理,还可以设立交易规则,为今后文化数据的运营提供了基础。目前已经完成一期建设,二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中国文化馆协会
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文化馆协会理事长白雪华指出,各级文化馆要明确自身定位,发挥好全民艺术普及职能优势,全面融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心和文化馆协会发挥龙头作用,推动全民艺术普及资源总库纳入中华文化数据库、公共文化云接入国家文化专网;打造文化数据服务国家品牌,促进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布局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基层服务效能;完善标准,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强行业建设,提升文化馆行业数字化治理水平。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作为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单位,深圳文交所依照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技术要求》,研究制定了《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文化数据交易系统建设方案》及相关标准。目前,交易系统的软硬件已搭建完成,主要交易制度规则系列文件已基本拟定,数据传输线路已经开通,交易主体机构正在积极沟通,底层关联系统和标准也已基本就位。5月底整体交易系统已完成首轮测试,目前正不间断试验和调试,可以确保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在今年深圳文博会期间正式开通第一期系统。
在此期间,深圳文交所还广泛开展地域文化共建交流。6月8日,深圳文交所接待安徽省黄山市政府市长孙勇一行,双方就徽文化振兴、地域文化数字化、古建产业园区等拟合作事项展开交流探讨,提出以打造徽文化大数据交易为切入点开展合作。6月15日,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委书记赵明俊及局、委、办、当地企业代表一行到深圳文交所考察交流,围绕乡村振兴开展文化IP数字化产业探讨双方合作模式,推进文旅资源整合应用,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四维时代
两办《意见》在八项任务中提到“在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四维时代在数据采集与超高精度的三维数字化重建方面具有技术和团队优势,多年来深耕文博数字化,打造的云观展平台“云上觅宝”,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不同时空、不同文明的文物遗迹汇聚在一起;在小程序“四维看展”公开100多个3D博物馆资源,在线观展人次累计达1.5亿。未来,四维时代还将利用数字技术为博物馆带来更多优质的服务与体验,在中华文化的全景呈现上发力。
园上园科技
两办《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为新一代体验园、体验馆、体验厅提供发展方向。
江苏园上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技术,正在参与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标准中的《文化数据服务中心技术要求 第二部分:沉浸音效体验系统团体标准》和《文化数据服务中心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移动沉浸式体验馆》等标准编制工作,未来将持续助力构建业内协调统一的标准体系,积极参与文化大数据体验园、体验馆、体验厅(沉浸式教室)的建设。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