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经济结构调整需加速发展服务业,动力转换需增强内需消费的拉动力,改善民生需进一步释放国民的休闲需求,这些都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文化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行业本身来看,旅游产业已突破传统旅游业的范畴,逐步演变为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大产业。消费需求来看,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新时尚。
文化旅游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部门
|
相关政策
|
国务院常务
|
会议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
国家旅游局
|
发布《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
|
发布《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
国家旅游局
|
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年
|
十七届六中全会
|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国务院
|
"一带一路"的提出,明确了我国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向
|
国务院
|
发布《关于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创新文化旅游产品
|
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
|
推出以"文化旅游、和谐共赢"为主题的"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系列活动
|
十八大报告
|
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概念,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
十八大报
|
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
国务院
|
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传播消费
|
国家旅游局
|
"515"战略的推动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为4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13万亿元,对GDP综合贡献达到10.1%,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另外实现了"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漂亮收官,并开启了旅游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亿人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50.7%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而且该主题的旅游渐向20-40岁青年、中年群体拓展。可见,文化旅游渐渐受到旅客的追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热销景区门票TOP10中,以北京景区数量最多;同时,历史文化类占四成。随着文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促使历史文化类旅游这种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资源成为热门产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随着文化资源被旅游项目产业化,类型各异的文化旅游也就应运而生。
文化旅游景点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文化创意,成为文化旅游的重点发展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被称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产值达220亿美元,并以5%的年增长速度递增。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在旅游领域的拓展和延伸,成为旅游发展的新引擎,反过来,旅游的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创造了新机遇、新动力。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及文化创意产品特点的背景下,文化创意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新领域、新热点。北京怀柔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基地等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但提升了休闲经济时代下的传统旅游产品和文化活动,而且开始成为各大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文化“深度游”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中国旅游已经从传统"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向以文化为主题导向的“文化深度游”、“文化休闲游”转变,并出现了以世界遗产为核心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
文化深度游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遗产旅游热的兴起和发展。“遗产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最热门的项目之一。英国遗产旅游业发展迅猛,年收入高达260亿英镑,几乎成为该国旅游业的支柱。
3、康体保健游已经成为文化体验旅游的重要内容
文化性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特质之一,体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方面。随着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出游能力渐趋增强,文化体验游成为游客热衷选择的旅游产品类型,其中康体保健游因为能够迎合现代人越来越强的医疗保健意识和康体养生需求,成为广泛关注和备受推崇的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类型。在中国旅游发展相对成熟的很多旅游地,都已经出现了相对完善和成熟的康体保健旅游的产品体系。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