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电话: 0477-8394929
邮箱: ordoswh123@163.com
网址:www.ordoswh.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资讯
打破路径依赖,激活新的文化想象
时间:2022-04-21 18:03    浏览:471次

河南卫视这批传统文化节目的热播,与当前时代发展背景有着深刻关系。首先是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另外是随着新媒体蓬勃发展,综艺节目也在纷纷寻找突破口,近年来出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些作品我称之为“新媒体文艺”,做好此类作品的创作,从河南卫视的成功经验来看,要做好这八个方面的开发:

首先,知识开发。传播传统的节日文化的作品并不鲜见,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推敲的话,会发现其中不少是在炒冷饭,对于端午、七夕这类节日的理解,在“硬知识”上,有不少突破了传统文化已有的知识谱系,为节目带来了新的生长点。

其次,故事开发。做好一档节目,从叙事学的意义上就是要讲好一个故事。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开发的这几个节目,基本上都是在给我们讲故事,而且讲的是新奇的故事,从而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第三,形象开发。河南卫视给了观众新的形象期待,我们可以从古代人物、虚拟人物,从故事人物,甚至从知识、文物之中去寻找新的形象,这就完全突破了我们原来综艺节目的形象设计框架。

第四,情感开发。河南卫视的这些节目,不仅仅是以喜怒哀乐引起我们情感共鸣,我看了《唐宫夜宴》《七夕奇妙游》,发现它里面的情感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网络时代的青年观众,他们的情感并非传统的、单一的、粗线条的,不是那几种情感类型就能划定的。河南卫视之所以能够激发青年人的广泛共鸣,就在于突破了原先的情感模式,有了更广阔也更细腻的情感覆盖面。

第五,传播开发。这既包括传播技术、手段、路径的开发,也包括目标人群的开发。每一档节目都有制作人的预想效果,也都有接受者的期待视野。现在可以用弹幕这种形式进行实时对话了。河南卫视对传播资源尽可能做到最大的开发,刚才他们介绍了这方面的做法。调整了心态和策略,他们与其他平台既有竞争,更有合作,比如与短视频。所以才有他们说的二次发酵。

第六,接受开发。相信河南卫视节目组肯定是做过市场调研,对当下的传播受众进行了清晰的定位。把潜在的观众开发成看电视的观众,甚至精准地开发成他们这类节目的特定观众。观众也是要培育和塑造的,对作为文化产业的电视来说,这就是市场开发,消费开发。这种开发是善意的“收买”:你付出的东西不一定是金钱,可以是知识、情感、故事、形象,通过这些来圈定更多的目标人群。

第七,共情开发。制作者与受众怎样共情?古代文化与当代观众怎样共情?地域文化和全国观众怎样共情?形成共情的要义在于对“交叉点”的寻找,只要在多种层面的叠加中找到了这个交叉点,就会有交流,有会心,有共情。

最后,艺术开发。上面的那些方面都是为这个终极目标服务的。电视艺术是综合性的,需要从脚本、服装、道具、音乐、舞蹈等体现出来,电视依靠的是现代技术,所以,更要用好现代技术,将技术艺术化。但不管涉及到哪些方面,理念是根本,创新是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超出观众的艺术想象,不断打破艺术惯例和审美的路径依赖,带给观众新的惊喜。

总体而言,河南卫视的这批作品,不仅仅推出了一个个优秀的节目,也是在提供可复制、可迁移、可推广的方法,从中我们可以归纳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性知识。从文化生产来讲,这几十年来其实是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与方法的,可惜没有总结、升华、晶化、成型。现在河南卫视做了很好的探索,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也提供了方法,我们应该重视、珍惜,将其规模化、持续化,并且从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总结,从而促进文化生产更好地转型升级。还有一点,我觉得河南卫视的这档节目原创性很强,从内容产业的角度说可以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开发,形成更多更丰富的下游产品。从边际经济学说,这是成本的最大化,同一创意,同一IP,类型产品开发得越多,成本越低,效益越高。这样,这一节目就会有更多的艺术形态呈现出来,带动更多的消费,也会为原创电视培育更多的观众。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

Copyright © 2015-2021ordos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意草原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210021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