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电话: 0477-8394929
邮箱: ordoswh123@163.com
网址:www.ordoswh.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资讯
江苏文化产业192个项目上马!“文化+”迸发巨大能量
时间:2022-04-21 17:57    浏览:673次

4月20日,江苏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南京召开,对新发展阶段文化强省建设进行再部署、再推动。近年来,在“文化强国”大战略的指引下,江苏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预计超过5800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5.01%,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展示出了“文化+”巨大能量。

此次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密集出台,也标志着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路线图、时间表更加明晰,“文化+”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

现状:创造5%GDP占比的江苏支柱产业

《人世间》《人民的名义》《妈妈在等你》火爆电视荧屏,《长津湖》《中国医生》《中国机长》叫好又卖座,这些作品背后都有江苏影视产业的力量。苏州博物馆文创不断创新出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即网红,淮安西游乐园圈粉无数“西游迷”……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基础好的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先天优势,作为经济大省,江苏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中的闪耀明珠。

数据显示,2011年,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1802.2亿元,占GDP比重3.69%;2021年,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8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5.01%,居全国前列。十年间,在政策、技术与金融的助推下,江苏文化产业逐渐成长为江苏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发展,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文化产业区域发展质量。自从2012年开展规模以上文化单位认定之后,江苏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迅速增长,仅五年时间增加了3489家,到2017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超过10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有7884家。2021年又创新高,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8611家,从业人员超百万。

在江苏,文化产业集群已经汇聚成为一个个文化阵线,构筑着文化产业新版图:扬子江文化创意城市群群峰并峙,南京建设国家文化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学之都,苏州打造全球文化创意设计之都,镇江打造全国数字内容创意基地,南通打造国际版权产业示范区 ……

“文化+”正越来越具有巨大能量,它不仅塑造着江苏制造业的形态,而且正在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和综合竞争力。比如,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通过“腾笼换鸟”,已集聚200多家文创企业,2021年实现总收入达90亿元。

再放眼全省,在南京、常州、无锡、苏州4个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里,累计入驻文化企业超2000家;全省还布局建设了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等 32 家省级文化科技产业园,推动文化科技产业集聚发展;2020年新批腾讯文创空间、微视界创意空间等13家省级众创空间,培育新型业态,最终形成由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园、示范基地等组成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

江苏文化产业迎来了百花争艳好春光,2022年也是江苏文化产业的跃迁新元年。

谋划:不只是6%!还要建设文化强国先行区

江苏文化产业未来五年的蓝图已经明确:“十四五”期间,江苏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6%,成为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江苏如何建成“先行区”,怎样当好“探路者、先行者”?

据1月30日印发的《江苏省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建设“两中心三高地”:积极打造文化科技融合中心和文化创意设计中心,建设有竞争力的内容生产高地、文化装备制造高地、文旅融合发展高地。

《行动计划》围绕空间布局优化、市场主体壮大、文化科技创新、“文化+”融合发展、文化金融合作、载体平台提升、文化市场开拓和人才队伍培养等“八大行动”,实施数字化引领工程等20项重点工程,描绘出江苏文化产业的未来蓝图。

此外,未来五年江苏已为文化产业发展“划重点”,确立发展八大重点领域:巩固出版产业领先地位、提升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资讯信息产业发展优势、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做强创意设计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游戏产业、激发演艺产业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系列谋划中,数字化将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的重大战略方向,主要内容包括壮大数字创意、数字出版、数字娱乐和动漫网游等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增长点,发展基于文化大数据的新产品、新服务等。

针对文化产业领域“卡脖子”技术,江苏将围绕数字拍摄、可穿戴设备、沉浸式体验、先进舞台设备、新型影院系统等领域实施关键技术突破工程,鼓励“揭榜挂帅”;对接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江苏将实施数字化引领工程,扩大5G、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创新应用,力争到2025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对文化产业贡献度超30%;还将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鼓励增加融资品种、开发文化金融服务产品,发挥省大运河文旅基金、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引导作用,到2025年省级文化产业基金总规模突破300亿元,文化上市(挂牌)企业100家。

此外,江苏还提出了“三轴一圈”的空间布局,即建设扬子江创意城市群、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沿海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三条轴线,推进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长三角“朋友圈”。

底气:科技、人才双引擎 驱动江苏文化产业跃迁

文化作为一项产业,早已经在工业化时代与技术紧密结合,电影工业化生产是其最好例证。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等新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视频直播、数字出版、互联网文化等新兴文化在科技的加持下发展强劲,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在南京游戏公司WebEye网眼的办公区,众多工程师在紧张地敲打代码,他们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实现游戏的精准投放与升级,凭借技术,WebEye网眼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游戏发行商之一,已助力150多款精品游戏落地至100多个国家和市场。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电视剧《河神2》制作受阻,导演和视效指导在海外,制作团队在国内,后期制作因隔离而暂停。紧急关头,解决方案来自苏州蓝海彤翔,公司的安捷秀制片管理平台使得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上千名工作人员在同一云平台上协力合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再造影视业制作流程,最终使该片如期播出。

通过科技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颠覆式创新的案例在江苏已成为常事。而这背后,正是江苏持续不断地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瞄准核心技术,真金白银推进产业攻关。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苏组织实施了“文化传媒生态圈大数据平台技术研发”等文化相关的省重点研发计划259项,安排省拨经费3.3亿元,带动社会投入达17.1亿元,突破了3D动漫引擎、影视媒体融合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此外,还安排省拨经费6.5亿元,带动社会投入达52.9亿元,推动江苏文化科技领域的成果转化。

如今,江苏的文化科技企业成绩单也已经是硕果累累,易视腾、金刚文化等一批高成长企业已成为全省“标杆”,超100家文化科技企业进入培育库,已有近20家培育企业上市挂牌,402家文化企业进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安排培育资金近3000万元,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57家。

同时,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江苏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核心,“文艺苏军”是其中的璀璨明珠。

据悉,2013年起江苏开始评选全省文化领域最高奖“紫金文化奖章”,至今已推出三批共38名江苏文艺名家,毕飞宇、叶兆言、范小青、周梅森、柯军等大家当选,成为江苏文化的代表人物。与“紫金文化奖章”相配套,江苏还实施“文艺名家影响力提升行动”,资助获奖名家晋京举办专题展览展演,提升“文艺苏军”在全国的知名度、影响力。

目前全省每万人中就有1位国家级文艺家、5位省级艺术家,在全国文艺百花园中,江苏是一块珍宝园地。

未来,有科技基础支撑,有文化人才储备,这两大引擎是激发江苏文化产业动能的关键因素,随着不断跨界创新,江苏文化产业的后发潜能将更加强大。

抓手:重大项目引领 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重大项目建设是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据悉,《江苏省“十四五”时期文化及相关产业重点项目清单》共发布重要创新载体、重点产业项目、文化基础设施、文化保护传承及文旅融合项目等4大类共计192个项目,它们支撑江苏文化产业跃迁的关键。

这些重大项目中,有相当一批聚焦行业前沿、创新发展模式、突破关键技术、引领行业发展。例如瞄准电影工业4.0行业发展趋势,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大力发展以数字影视为龙头的数字文化产业,力争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苏州建设腾讯(苏州)数字产业基地,发展数字城市科创、AI产业应用等相关产业;立项喜马拉雅有声城市长三角区域总部,融合创新“声音+文化+科技+公共资源”,围绕江南文化和江南智造,传递城市之声。

无锡建设保利洋溪文化城,打造集数字王国动漫电竞主题次元城、小剧场、博览中心、锡钢工业博物馆等全产业链文化产业集聚区。扬州与中国影视业巨头光线传媒等联手共建的扬州空港新城影视文旅产业基地片区开发建设PPP项目涵盖影视、文创、科技、旅游、金融、教育等多领域,探索互融互生、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

围绕大运河文化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主题,南通小洋口海之城建设滨海水上世界、惬意盐滩、文创商业街等项目;徐州推出窑湾核心展示园项目,修缮、复建历史建筑群,开发水上旅游;淮安板闸遗址公园将开展文物本体保护与遗址展示工程,其中水工科技馆是继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之后的又一重大运河主题标志性场馆……

随着这192个重大项目的立项和上马,在“文化+”的巨大能量加持下,江苏文化产业和各个产业融合,既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还将集聚大量创新人才,为江苏高质量发展引入活水,朝着文化强国先行区进发。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

Copyright © 2015-2021ordos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意草原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210021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