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卷】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的源流
民歌是自然和社会风貌在当地人心灵上的折射,在人们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自然产生,是一个地区人民品格和情感的具体表现。古代的鄂尔多斯丛林莽莽,绿草遍野,曾有众多北方游牧民族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生产劳动,创造出了游牧民族的歌谣。
远古时代的草原民族以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在狩猎过程中,为了补货猎物,常常模仿一些风吹草动之声和动物鸣叫之声,以此引诱猎物。至今在鄂尔多斯地区还保留一种古老的民歌“呼麦”(喉鸣),就是一种模仿风水之声和动物之声的歌声,人们就把它称为“天籁之音”,这也是草原民族的原始民歌。
东汉末年,匈奴人驻牧在鄂尔多斯地区。中原地区的才女蔡文姬因战乱流落到鄂尔多斯地区,她在鄂尔多斯地区生活期间创作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虽然《胡笳十八拍》的曲谱今已不存,但由此可见,此前的北方游牧民族已经在鄂尔多斯创造出了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及歌曲。
南北朝时期,大批敕勒族人在鄂尔多斯地区游牧生活,勤劳智慧的敕勒民族在这里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歌谣---《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至今保留在鄂尔多斯杭锦旗独贵特拉、吉尔嘎朗图一带的蒙古族民歌“古如歌”,是蒙古族古老文明的见证,也是蒙古族古典民歌的“活标本”。“古如”为蒙古语,意为朝政或国度,起源于蒙古族宫廷,流传于民间。古如歌是一种无伴奏的歌唱,而且一般只在隆重的场合和盛大的庆典仪式上才进行演唱,主题非常严肃。古如歌节奏舒缓而自由,旋律优美而独特,风格高贵而典雅,以三首歌曲为一组进行演唱,称为“三支首歌”或“三首正歌”,所唱内容主要是一些关于时政、佛教、父母、故乡、骏马的正统说教。古如歌的演唱节奏若隐若现,缓而不拖,慢而不沓,旋律跌宕起伏,歌曲有着苍凉之感和空灵之美,是古代蒙古族民歌的典型代表。
参加“圣牧高科杯”内蒙古首届中西部民歌大赛
摄影者:图娜拉
明代天顺年间,蒙古族鄂尔多斯部入住鄂尔多斯,祭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八白宫”(成吉思汗陵)从此坐落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蒙古族黄金家族也随之入住鄂尔多斯,把蒙古族的宫廷音乐带到了鄂尔多斯,同时也把蒙古族的音乐文化精华带到了鄂尔多斯。
明清时节,地域辽阔的鄂尔多斯地区一直处于人口稀散、交通不便、经济单一的状况,牧民的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唱歌几乎是他们唯一的文化娱乐方式。在辽阔的草原上,孤独的牧人在放牧时为了排解寂寞,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于是不停地唱歌。每当客人到来或亲友聚会时,牧民总是特别兴奋,特别激动,表达情感时,“言之不足以歌之”,大家一起纵情歌唱,抒发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民歌。鄂尔多斯蒙古族牧民不断的编创歌曲,而且不断的演唱,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作品。不停的传唱,不断的交流,也使鄂尔多斯民歌汇集了千万人的音乐智慧,使鄂尔多斯民歌得到了不断的提炼,不断的完善。与此同时,蒙古族王公贵族为了娱乐,也经常召集一些民间歌手到府院莉来演唱民歌,这样也使蒙古族宫廷音乐流传到了民间,并且和民间歌曲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15世纪中叶以来,鄂尔多斯蒙古族在鄂尔多斯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在继承蒙古族传统音乐精华的同时,吸收了一些古代游牧民族遗留在这里的音乐元素,创造出了大量的民歌,并且形成了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的独特风格和珍贵品质。
由于明代的清代前期的统治者推行民族隔离政策,使得鄂尔多斯地区在近代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这种封闭状态,使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在风格特色上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大体可分为古代民间歌曲、近代民间歌曲和现在民间歌曲3部分。《伊克蒙古勒》是蒙古族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一首民歌,约产生于13世纪。《伊克蒙古勒》是成吉思汗祭歌,是由《伊克蒙古勒》、《召木尔苏》、《德尔特》、《乌其肯》、《哈毕尔嘎》、《贵呼》、《扎嘎拉》、《哲别》、《希日扎拉》、《浩尔浩勒吉》、《哲尔格》、《额德呼》共12首歌曲构成的组歌,词曲记录方法很特殊。歌词和蒙古语有很大区别,曲谱以简单的曲线表示,并以口传的形式代代相传。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达尔扈特人认为《伊克蒙古勒》是“参天之歌”。
有历史记载的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圣主的两匹骏马》、《阳光灿烂的太阳》约产生于13世纪以后;《六十棵榆树》、《金色的部落》等民歌约产生在17、18世纪;《引狼入室的李鸿章》、《林大人》、《僧格林沁》等民歌产生于辛亥革命以后;《席尼喇嘛》、《壮丁》、《碧蓝的天空》、《通格拉河》等民歌则属于现代民歌。
来源: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
上一篇:“红色的嫩芽”正芳华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