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地数字博物馆体系构建及实践应用沙龙研讨会现场。
7月30日,遗产地数字博物馆体系构建及实践应用沙龙研讨会近日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数字科技已广泛应用于文博领域,讲述文物承载的历史文化是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主办,多地博物馆、高校、研究院的文物保护与发展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聚首钢RE睿·国际创忆馆,探讨数字技术在文博领域中的应用和新时代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创新。
国际博物馆协会202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全球博物馆大面积关门停业,而线上的数字体验成为人们与文物互动的重要方式。博物馆不断拓展数字体验、丰富数字内容,同时也开始重新思考数字科技对于博物馆的意义。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叶风说,数字媒体首先需要吸引受众,但更重要的是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其实是在重新认识历史,用数字化的手段把我们的历史讲得更清楚,是我们最基本的任务。”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保护展示项目负责人周霖介绍,数字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路径,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表达丰富的内容,在保障文物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将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相结合,打造可参与、可视图的体验,使观众看得懂、能触摸、记得住、有感悟。
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马英华说,文物本体及其所处的环境应作为核心价值载体,无论是文物数字复原,还是管理保护,都应当关注文化内涵的阐释。“强交互,千年历史沉浸体验。实效果,中华文明永久传承。让遗址活起来,是我们的期许。”
下一篇:提升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