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电话: 0477-8394929
邮箱: ordoswh123@163.com
网址:www.ordoswh.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资讯
科技创新推动文化贸易发展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1-03-19 18:07    浏览:208次

引言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竞争日益加剧,伴随着商品、人才、资本的大规模流动,文化水平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信息化、知识化、娱乐性、休闲性为特色的文化贸易作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终体现,近年来得到了高速发展。

中国拥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沉淀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底蕴,这为我国文化产业提供了多样且丰富的文化来源。我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遗产数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并且各个民族的文化艺术遗产绚烂多样。目前结合中国主流价值观和现代化理念的文化产品未得到普遍认同。生产耗时耗力,但价格低廉,我国文化产品核心竞争力亟待提高。

国家对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中,对文化贸易发展的目标进行了明确,提出扩大文化贸易进出口规模,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搭建若干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使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状况得以扭转,对外文化贸易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中国的文化贸易在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贸易额不断扩大,但仍存在贸易结构不合理,文化折扣现象严重,核心文化产品领域贸易逆差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当前中国的文化贸易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意味着具有更大的机遇。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

文化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类型,相关研究较少,国外学者集中在利用引力模型,从各个角度完善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Takara(2017)对音乐文化产品贸易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文化差异是影响文化贸易的主要原因。以音乐文化产品为例,欧美音乐在欧洲以及欧洲曾经殖民过的国家,都有着较深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但是在亚洲,尤其是欧美文化渗透较少的国家,音乐的传播和影响力则十分有限。

Tomohiko Inui等(2017)通过研究发现在两国的文化贸易中,语言因素和共同的文化背景,是对文化贸易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这是由于文化贸易具有文化属性。因此无论是共同的预言还是文化背景,都能够有效的带动消费者的接受性,进而促进文化贸易发展。

Besedes(2010)对拉美地区的文化产品贸易进行了研究,发现拉美地区的文化产品贸易较为初级,因此提出文化贸易发展受国家整体发展水平限制,一般而言,国家整体发展水平良好的地区,文化贸易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

1.2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的对文化贸易的研究也相对较为丰富。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开展,学者们对于文化贸易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受“一带一路”各个沿途国家的距离影响,国内学者对文化贸易和距离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例如曾麒玥,龚璞(2017)通过研究指出,“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中,和我国距离较近的国家跟我国的文化贸易水平较高,较远距离的则文化贸易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也有学者从文化贸易的其他影响因素,如关税等展开了研究,例如方英和马芮(2018)研究指出,关税、贸易制度等,也会对文化贸易产生影响,因此要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协商,构建文化贸易开展的有利环境。

还有这提出,文化贸易过程中,文化贸易行业内的从业者水平,会对文化贸易产生影响,例如蒙英华等(2015)指出,企业的发展质量、人才要素、科技创新能力,都会对文化贸易水平产生影响。。

1.3研究评述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来看,对于文化贸易展开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是从研究内容来看,大部分都是基于宏观视角的研究,很少有就某一个影响因素,如科技创新对文化贸易影响展开研究的,且相关的研究大多数是实证分析研究,具体到科技创新和文化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

2、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2.1各国关于文化产品的界定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对文化产品的贸易十分重视,但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文化产业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统计标准。如美国将文化产业称为版权产业,法国、日本等国将文化产业称之为内容产业,英国则将其称之为创意产业。虽然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文化产业的叫法不同,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对文化产业细分为多个行业,但是其本质上都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范畴的统一。

从广义上讲,文化产品指人类为提供给社会而创造的一切有形商品,不仅包括物质商品,也包括精神商品;文化产品从狭义上讲,特指能够传播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等意识形态化的内容的消费品,如书籍、文娱节目、电影、手工艺等。同样地,文化服务与文化产品有着一定相似性但又不完全相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文化服务是指满足人们文化兴趣和需要的行为,它的存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社会或政府机构为社会文化实践提供支持的文化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演出、企业的文化活动等。

世界各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概念和范围界定有较大的差别,本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Framework for cultural statistics),将文化分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两大类,其中文化产品具体可分为工艺品视听产品、表演艺术和出版物等,文化服务具体分类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版权水和授权费用等。

2.2文化贸易现状

2.2.1 文化贸易规模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断深入,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贸易活动也在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并且我国的文化产品也越来越成为国际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UNCTAD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文化贸易总额由2005年的430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以1650亿美元的文化贸易总额成为世界第一大文化贸易国,并且在2014年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4.20%,在全球文化贸易市场中占比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2.2.2 文化贸易结构

文化产品出口占总贸易额的比重达到了九成,因此分析文化产品的贸易结构也可等价为分析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结构。通过查阅相关的数据得知,工艺品等主要依靠人工劳动的设计产品作为我国文化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出口额占总的文化贸易出口额的七成以上,达72.61%,这受益于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成本,而像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文化贸易额中工艺品占比一般在40%的水平。新媒体作为21世纪新兴行业,其占比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趋势,波动幅度在6%到16%之间。其余文化产品包括出版物、表演艺术以及视听产品等对技术要求高对创新性要求高的文化产品占比或服务的出口占比较低,总的出口占比不足4%。通过研究发现,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和附加值,如视听、出版等文娱类产品,但是我国文化产品在出口中的发展很不均衡,视听、出版等文娱类产品出口占比较低,表明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2.2.3 文化贸易类型

世界各国对于文化贸易类型的概念和范围界定有较大的差别,本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Framework for cultural statistics),将文化分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两大类,其中文化产品具体可分为工艺品视听产品、表演艺术和出版物等,文化服务具体分类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版权税和授权费用等。

3、科技创新在文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

3.1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水平的高低对文化贸易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文化贸易作为进出口水平的指标之一,一国的文化贸易水平本质上反映了一国的国际贸易水平。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余额受到国外需求的影响,同样地,文化贸易也受到国外需求因素的影响。由于文化产品一般作为消费品进入外国,外国国民的消费水平直接决定了我国文化贸易中的出口部分,而外国国民的消费水平由收入决定,居民收入成为直接影响我国文化贸易需求的关键指标。国外的经济水平越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相应地,则会消费更多的外国文化产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供给的角度分析,一国的文化贸易水平的高低同样受到文化产品提供者所提供的文化产品的质量与受众影响,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完整文化产业作为支撑,没有生产出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很难在国际文化产品市场上占优。就我国目前而言,经济发展目前正在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转变过程必然要求整个文化产业的优化和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因此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国际化水平既是外部市场需求,也是国内经济发展重心转移的必经之路。

从经济因素和科技创新的关系来看,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会直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近几年互联网经济繁荣发展,其背后就是由于互联网技术、AI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所带动。

3.2科技创新促进人才智力提升

文化产业除工艺品行业外,多数行业发展不同于实体产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并非自然资源等资源实体,往往需要具有创新创意的技术性人才的文化创新。而目前来看,我国的文化产业除缺乏原创性和科技含量较低的设计产品出口需求旺盛外,其余科技含量较高文化价值和附加值较大如视听、出版等文娱类产品的原创性和科技含量尚不足以成为文化大国。核心文化产品的输出往往受制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陷入了“有资源没产品”的窘境。文化产品之所以被称为文化产品,既需要其具有文化特质,有应具备独创性和前瞻性,因此对从事文化产业的技术人员要求较高,但是由于从事文化产品创新发展的技术性人员的水平难以保障,使得我国文化产品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气质都难以符合预期,更不要说走出国门。基于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结构来看,高校作为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从人口因素和科技创新的管理来看,科技创新的水平,会影响劳动力的生产制造能力。而文化贸易中无论是文化的价值创造,还是文化的创新创造,都需要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支撑。

3.3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交流和认同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发现,文化因素是文化贸易中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借鉴之前学者的研究成果,将文化因素作为影响文化贸易的关键因素。两国之间的文化贸易受到两国文化距离的影响。具体来看,文化距离越大,对文化贸易的负面影响越大,文化距离越小,对文化贸易的正面影响越大。这里说的文化距离,主要是不同语言的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程度,具体的差异包括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的国家对外来文化产品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例如多数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英联邦、美洲等国家,其即使有一定的地理距离,但是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却不大,文化贸易相对更加便利,对于同是起源于华夏文明、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日韩三国,虽然文化不同但是许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的文化产品交流相较于西方国家就相对顺畅。因此,文化贸易受到国与国之间文化距离的影响,文化距离越大,文化产品市场交流相对越弱。

从文化因素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来看,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距离的影响被大幅减少。通过互联网技术,文化之间可以展开良好的沟通,这说明科技创新为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基础。科技创新也对文化因素产生了直接影响。

3.4国外科技创新促进文化贸易发展的经验借鉴

3.4.1美国:市场主导模式

美国的文化产业领先于全球,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注重了科技创新对文化贸易的推动作用。美国电影产业是全球电影工业中技术最数量的工业体系;美国的迪士尼文化园等运用的虚拟现实技术等,也领先于全球。

从美国借助科技创新推动文化贸易发展的经验来看,美国在这一方面给予了市场充分发展的自主权,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实现了“去政府化”,从而让市场主导文化贸易的发展,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文化贸易天然的就需要和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借助科技创新增加文化贸易的创造价值和传播宣传,从而实现了科技创新对文化贸易的大力推动。

3.4.2韩国:国家战略推动模式

韩国的文化贸易产业在整个东亚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前几年,在我国“限韩令”出台之前,我国风靡一时的“韩流”,就可以视作是韩国文化贸易影响力的具体体现。在推动文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韩国推出了“文化立国”的国家战略,1999年《文化产业振兴五年计划》,2000年《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2001年《文化韩国21世纪设想》, 2003年《漫画产业发展中长期计划(2003—2007年)》等对韩国的文化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韩国加大了对于文化贸易的扶持力度,从而有效的促使韩国文化贸易中的科技创新发展,通过国家战略支持,资源进行有效倾斜,韩国的文化贸易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

3.4.3法国:混合发展模式

法国的文化贸易则世界范围内都有较深的影响,法国向来是浪漫之都、时尚之都,这种国际印象,与法国的文化贸易发展是离不开的。法国在文化贸易发展过程中,采取混合发展的模式。一方面,政府在文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又注重引导市场的参与。从而借助政府和市场的双方力量,有效的将科技创新应用于文化贸易之中,促进文化贸易的发展。

例如法国颁布了《法国博物馆法》、《电台和电视法》等,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提出要加强政府对于文化贸易的资金扶持力度,引进新的技术,促进文化贸易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法国的文化贸易发展,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有效发挥了科技创新的作用,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对外进行文化贸易。

4、科技创新推动文化贸易发展的路径

4.1挖掘发达国家市场潜力,带动科技创新升级

文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水平的高低对文化贸易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文化贸易作为进出口水平的指标之一,一国的文化贸易水平本质上反映了一国的国际贸易水平。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余额受到国外需求的影响,同样地,文化贸易也受到国外需求因素的影响。由于文化产品一般作为消费品进入外国,外国国民的消费水平直接决定了我国文化贸易中的出口部分,而外国国民的消费水平由收入决定,居民收入成为直接影响我国文化贸易需求的关键指标。国外的经济水平越高,其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相应地,则会消费更多的外国文化产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重点挖掘经济发达国家的市场潜力,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主要贸易伙伴进行发展是我国改善我国目前文化贸易现状的必经之路。

通过参与发达国家的文化贸易市场,我国的文化贸易可以很好的学习发达国家的文化贸易发展经验。例如在参与美国文化贸易的过程中,可以适应美国市场主导下的文化贸易发展特征,进而在市场主导的需求下,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必然会进一步加大对文化贸易的升级,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从而促使文化贸易充分利用新的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的升级换代,促进文化贸易发展。

4.2提升文化贸易质量,注重政策带动发展

贸易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需求者,同样离不开供给者。从供给的角度分析,一国的文化贸易水平的高低同样受到文化产品提供者所提供的文化产品的质量与受众影响,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完整文化产业作为支撑,没有生产出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很难在国际文化产品市场上占优。就我国目前而言,经济发展目前正在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转变过程必然要求整个文化产业的优化和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因此赋予我们的文化商品更多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增加其他国家对我国文化商品的关注度和需求度,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国际化水平既是外部市场需求,也是国内经济发展重心转移的必经之路。

在文化贸易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由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文化贸易相关的政策,推动文化贸易发展的同时,对文化贸易产业进行资源倾斜,从而吸引新的技术、新的人才进入到文化贸易产业中来,促进文化贸易产业中对于技术的运用。例如目前的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而政府无疑具备掌控这些资源的能力。

4.3改善文化贸易结构,运用主流技术推动

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有不平衡现象,文化产品出口占总贸易额的比重达到了九成,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平衡现象严重。通过查阅相关的数据得知,工艺品等主要依靠人工劳动的设计产品作为我国文化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出口额占总的文化贸易出口额的七成以上,达72.61%,这受益于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成本,而像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文化贸易额中工艺品占比一般在40%的水平。新媒体作为21世纪新兴产业,其占比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趋势,波动幅度在6%到16%之间。其余文化产品包括出版物、表演艺术以及视听产品等对技术要求高对创新性要求高的文化产品占比或服务的出口占比较低,总的出口占比不足4%。通过研究发现,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和附加值,如视听、出版等文娱类产品,但是我国文化产品在出口中的发展很不均衡,视听、出版等文娱类产品出口占比较低,表明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到改善文化商品出口的品类结构,加大对文化商品的科技创新元素的投入,改变固有的低端制造业支撑的文化商品生产模式,持续扩大我国文化商品的国际影响力。

5、结论

本文对科技创新推动文化贸易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文化贸易虽然已经开始注重科技创新的作用,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文化贸易发展经验进行分析总结,梳理出其科技创新在文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用科技创新推动文化贸易发展的路径建议。相信随着我国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智造”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贸易发展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期刊文章

[1]邹波.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特征变化及前景展望[J].价格月刊,2021(02):90-94.

[2]孙少叶,孙志超.新时期中韩文化贸易发展比较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21(02):85-88+68.

[3]高宏存,纪芬叶.区域突围、集群聚合与制度创新——“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视野[J].行政管理改革,2021(02):16-27.

[4]杜阳岚,马国华.跨文化交流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J].北方经贸,2021(02):45-47.

[5]王玮.文化产业助推对外文化交流的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03):28-30.

[6]李亚波,朱怡洁.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的实证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41(01):1-7.

[7]肖海晶.加快推动黑龙江省现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J].奋斗,2021(02):42-43.

[8]徐传涵,雷晴岚.基于对外贸易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2):84-85.

[10] Takara Y. Do Cultural Differences Affect the Trade of Cultural Goods? A Study in Trade of Music[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17(2):1-25.

[11] Tomohiko Inui,Keiko Ito,Daisuke Miyakawa. Export Experience,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Firm Survival in Export Markets[J]. The Japanese Economic Review . 2017 (2)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

Copyright © 2015-2021ordos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意草原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210021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