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锡林郭勒盟的蒙古族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中较为典型的有:
一、乌珠穆沁旗蒙古族民俗文化
西乌珠穆沁旗最盛大的节日是春节,其次是塔克恩节、点灯节。“春节”,蒙古族称为“查干”或“白节”,认为白色是事物的开端和源泉,把它作为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塔克恩节”,是祭敖包的意思。敖包通常是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一根长杆,杆头系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塔克恩节”的含义有了一些改变,内容延伸为“那达慕”,“那达慕”即“娱乐”之意。在那达慕大会上,蒙古族人民演出了自己的民族歌舞、举办摔跤、赛马、射箭等体育活动。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别是演唱民歌,几乎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西乌珠穆沁蒙古族人民喜欢长调,喜爱跳安代舞,擅长拉马头琴。
二、阿巴嘎蒙古族民俗文化
“潮尔”系蒙语,原意为“回声、回荡、呼应、响应”之意,潮尔歌曲是蒙古民族古老而独特的一种多声部民歌表演形式,曾经盛极一时。它采用浑厚的男声组合伴奏,歌手均为男性。潮尔的音乐艺术形式分为 四类,即:哈拉哈潮尔、卫拉特潮尔、科尔沁潮尔和阿巴嘎潮尔。阿巴嘎潮尔最初产生时没有歌词,只是艺人们用嗓音模仿江河奔涌、林涛回响、万马嘶呜等声音。逐渐地,潮尔歌曲有了歌词,并由一人演唱转变为领唱、轮唱、齐唱等。潮尔歌曲内容庄重肃穆,含义古朴,哲理深刻。它不允许在生活中的亲朋小聚等一般场合演唱,也不允许与情歌、讽刺歌曲等混唱,只有在国事祭奠、敖包祭祀、王公贵族升迁等庄严场合或隆重、盛大的群众集会时才可以演唱。
三、察哈尔蒙古族民俗文化
每年农历五月间,全盟各地举行祭敖包活动,主要有诵经、焚香、点佛灯、献供品、献哈达、堆石块等活动。祭敖包是草原牧民祈求风调雨顺、五畜兴旺、家人幸福平安的祭祀活动。每个敖包的堆子数量多少不一,规模最大,最尊贵的敖包为十三个堆子,白音查干敖包是锡林郭勒盟最具代表性的敖包。
以勇敢和勤劳著称的察哈尔蒙古族至今仍保留着具有浓厚民族传统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婚俗习惯。归纳起来主要有求婚、订婚、举行婚礼三个阶段。求婚有青年男子一方主动或由双方父母请人说媒两种方式。说媒方式是请一名有声望的人带着哈达和美酒前去求婚,女方若将东西留下,表示同意将女儿嫁给男方,否则就表示不同意。青年男女双方和父母长辈都同意成亲,就选定良辰吉日,由男方长辈再次派3或5人带着糖果、糕点、奶酒等礼品到女方家。女方长辈设宴招待客人,共同商定举行婚礼具体事宜。举行婚礼时,男方要派一名较有名望的人(证婚人)带领新郎、伴郎、歌手等五或七人,骑马或乘汽车前往新娘家。到达后,新娘一方故意摆出拒嫁的样子,不让迎亲者进入蒙古包,并由伴娘同伴郎对歌。歌词部分为固定词,其余都是即兴之作。若伴郎对答如流,伴娘则把包门打开,请证婚人、新郎等入包。进入蒙古包用完茶食后,由证婚人向新娘父母及亲属敬献喜酒、绸缎衣料等礼物。然后,由女方家设宴招待送亲客人和众乡亲。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歌手们唱起“母爱”、“送亲歌”等歌曲,新郎、新娘向父母长辈和来宾敬酒。这些仪式结束后,迎亲人员和送亲人员同时出发。如果骑马迎亲、送亲,在途中双方尽情追逐嬉戏,争先到家,以示骑术高超。新娘到达男方家时,在进入蒙古包前由婆母用银碗斟满牛奶,端给新娘喝一口,以示新娘如同用乳汁喂养的新生孩儿一样与婆家人成为一家。新娘在伴娘和姑娘们的簇拥下进入新房(往往是新搭起的蒙古包),经过一番梳洗打扮,换上婆家准备的全新服装,就与新郎一起到宴桌前向父母和来宾敬酒。长辈们接过酒杯后,以互敬互爱、白头偕老、生活美满、家庭幸福等祝词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贺。在欢乐的歌声和乐曲声中,喜庆活动持续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