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2020—2025年)》,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科技文化强省。
到2025年,浙江……
科学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科学文化引领力不断提升,科学文化日益融入社会主流文化,科学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新驱动示范市等创建取得显著成效,科技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
科学文化设施全面覆盖
各设区市至少拥有1座综合型科技场馆,常住人口超100万的县(市、区)至少拥有1座达标科技场馆,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创办特色文化馆、科技馆、展示馆。科学文化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互联网 + 科普”得到广泛应用。
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高
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8%,稳居全国前列。公民科学素质城乡差距、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初步建立对接国际标准、具有浙江特色的科学文化素质测评体系。
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
初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着力实现重要指标“六倍增六提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新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接下来,重点要做这些~
科学文化繁荣工程
推动科学文化繁荣发展,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科学文化体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强大内生精神动力。
1、 推进科技创新实践
实施科技新政、人才新政,打造“互联网 + ”、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加快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大力培育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各类创新主体。
2 、发展浙江科学文化
促进企业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紧密融合;充分挖掘浙江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元素,构建独具特色的浙江科学文化。推进“院士之家”建设,提升科技社团的科学文化创造和引领能力。
科学文化普惠工程
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普惠创新为着力点,扎实推进科学技术普及,提升科学文化传播的精准性、普惠性、有效性。
1、 工作格局社会化
加强科学文化阵地、队伍等建设,同时,推动科学文化建设工作进党群服务中心等,鼓励基层网格员、大学生村官、驻村指导员兼任村(社区)科学文化员。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新驱动示范市等创建工作,高质量建设一批科学文化特色小镇、文化和科技融合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
2、 传播内容精准化
推动科普工作从知识补缺型向素质提升型转变,实施融合传播,推广点单式、订单式服务。实行分级科普,实施青少年科技英才培养计划、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提升计划、银龄美好生活助力计划。
3 、基础设施体系化
各地要根据国家、省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标准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科学文化基础设施的数量、规模以及布局;鼓励国家级科普场馆在浙设立分馆;增加特色小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的科技元素。
4 、传播方式信息化
建设覆盖城乡社区、普惠共享的科学文化传播体系,加强科学领域与新闻媒体互动。搭建多层次、广覆盖、全媒体的科学文化传播平台,打造“科学 +”“科技成果科普发布”等传播品牌。
科学文化引领工程
发挥科学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其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1、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探索在博物馆中增加反映科技进步和科学家精神的相关展项,建设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同时,组织百名院士、千名科学家和万名科技工作者,深入学校、企业等开展宣讲活动。
2 、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
围绕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民生发展的重点领域,聚焦中心城市、县城以及开发区(高新区)、省级特色小镇等平台,支持和引导创客空间等有序发展。同时,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加快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基地、实践基地建设。
3 、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发挥科普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推动科学文化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统筹发挥各类科普阵地资源作用,促进公众理解、接受、应用现代科技。
科学文化融合工程
促进科学与文化、社会、人文深度融合,让科学文化走进生产生活,让科学成为一种时尚,用人文引领科学发展。
1、 促进科学与文化深度融合
抢抓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发展机遇,发挥科学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提升科学文化创新能力;推动科学与艺术的跨界融合,通过文学、戏剧等表现方式,提升传播实效。
2、 促进科学与社会深度融合
促进科学与生活融合,推进智慧城市和未来社区建设。促进科学文化与产业融合, 引导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园区建立科普馆,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的实验室等向公众开放。
3 、促进科学与人文深度融合
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推动交叉学科发展,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发展新型工科、医科、农科、文科。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