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在8月22日的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宣布正式成立,这为文化大数据建设将带来什么?我国的文化大数据建设又推进到哪一步了?
8月22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出席大会并讲话。会上,中宣部部务会成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当选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新增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等3个专业委员会。一起来看下为何该协会如此”高规格”?新成立的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又是做什么的?
8月22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为何重视该协会?
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指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党中央的这些战略部署为公共关系协会发挥好在政府和公众中的调节、沟通、协调、服务的职能,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汇聚各类资源助力国际传播和对外交流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出席大会并讲话。图片来源: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官网
徐麟表示,中宣部(国新办)作为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主管部门,对于协会依据章程开展各项工作将给予大力支持。他对协会发展提出四个方面要求:
一是坚定政治立场,始终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发挥桥梁作用,最大程度凝聚行业和社会共识;
三是积极开拓创新,丰富国际公关和对外联络的理念和方式;
四是打造专业队伍,引领带动公共关系事业纵深发展。
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是做什么的?
会员代表大会后,召开了六届一次理事会议暨常务理事会议,通过了增设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等3个专业委员会的提案。增加后协会共有10个专业委员会。
据介绍,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由文化领域和高新科技产业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员组成。
其主要职责是:
打造我国文化大数据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探索建立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组织成员单位和专家为公共文化机构、文化生产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等文化遗产数据的采集、存储、授权、关联、解构、重构、呈现等提供专业化服务;
为国家决策和管理部门出台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相关规划和政策提供专业性咨询服务;
为建设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和中华文化素材库汇聚社会力量、贡献专业才智。
值得一提,当天来自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的部分成员单位代表受邀出席了大会,其中10人当选本届理事会理事,分别是: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武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教授徐坤
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增胜
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明
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毅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立华
北京宏达科美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方宏一
北京玖扬博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高凯
珠海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宽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文力
中宣部文改办一级巡视员、副主任高书生、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北京玖扬博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高凯获聘为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我国的文化大数据进展如何?
2019年8月,科技部、中宣部等六部委在《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强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2020年5月,中宣部文改办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
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依托现有工作基础,分类采集梳理文化遗产数据,对全国公共文化机构、高等科研机构和文化生产机构各类藏品数据,标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成果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
建设物理分散、逻辑集中、政企互通、事企互联、数据共享、安全可信的文化大数据服务及应用体系,面向全社会开放。
将中华文化元素和标识融入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为在新技术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好基础。
《通知》提出了8项具体任务,大致可分为数据库建设、平台搭建和应用场景搭建、文化数据的生产线建设。
7月15日,《通知》确定的第二项任务中,被确定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首批15家试点名单。
他们是:
福建古田会议纪念馆
河北西柏坡纪念馆
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安徽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
河南焦裕禄纪念园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浙江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
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
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
山西右玉精神展馆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做好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被确定的15家首批试点单位,将开展红色基因库数据采集,进行红色文化数据标注,加大红色文化产品开发,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全国联网,形成全国红色基因库,全息呈现和展示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未纳入此次试点的地区,《试点通知》指出,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抓紧研究部署,尽快组织实施。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将适时组织培训交流,开展调研督察,确保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