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文化发展多乘科学东风,在融合中获得新的生机,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放眼现实,数字实力引领时代潮头,疫情影响下的生活更显技术之重。科技与文化碰撞出的火花,或可照亮未来行进的前路。双方结合的可能性,从何萌发?不妨先看看大咖云集的“探元计划”评审委员会(系列一)“怎么说”。
活动介绍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摸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模式,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腾讯研究院、腾讯5G生态计划和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探元计划2020”,以期遴选出代表科技文化融合的前沿性案例,激励更多科技和文化融合的多元场景和创新成果出现,以点窥面,探寻运作机理和内在规律,解锁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更多未来可能性。
戴斌:腾讯新文创研究院执行院长
文化符号对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新文创的语境下,文化传承和创新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文化生产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新文创能够推动人类文化迈向新的高峰。
刘彬:腾讯多媒体实验室总经理 腾讯杰出科学家
新技术的发展会改变内容生产的方式,内容创作的新需求也会不断刺激新技术的发展。5G技术使得更大数据量、更多的多维媒体交互成为可能,未来多媒体一定会更有想象力。
梅仁杰:阅文集团起点产品部总经理
互动式技术的应用对阅读产品的增长特别重要。相对传统出版物而言,网文自带了社交属性, 90后、00后“Z世代”用户的表达欲更强。未来会加入更多“玩法”,让阅读不止停留在单一的文字层面。
邱泽奇: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教授、主任
人类正在迈进一个数据化社会。“互联网+”把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彻底数据化,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一系列更新的机会与路径。
司晓:腾讯研究院院长
一个“泛在智能”的世界正在加速到来。非接触经济和线上经济成为未来经济的新亮点,人机协作创新将进一步释放行业的生产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兰:腾讯青腾大学总经理 PCG生态合作部副总经理
科技加人文能够建设优秀的综合城市。比如西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高校体系的搭建也非常完备,大量的高科技人才聚集,产业基础也很丰厚。利用互联网对城市进行改造、升级、附能,能让城市发挥更大的动能。
张洪忠: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信息的通路、生活的必需品。互联网全球化进程已为海外互联网传播力的建设打通渠道,同时,大众文化的大众生产力是城市传播的支撑力量。要把握好互联网时代文化建构的特点,真正地做好文化自信,传播时代声音。
张铮: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当前文化发展领域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态势。近些年,技术变革会显著加速,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会更加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新需求也会愈发向“线上迁移”,很多新的应用场景会诞生出来。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