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告别2019,按惯例,要做一些总结和梳理。作为亲历者和记录者,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一年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依然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无论是文化和旅游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还是文化和旅游与金融的创新合作,亦或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文化和旅游产业所发挥的坚实作用,文化产业正在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努力着。
乐视或被终止上市、暴风影音“猝死”、音悦台“曲终人散”,这些曾经一度辉煌、备受追捧的网络视频平台,在2019年淹没在不断向前奔涌的时代大潮中。本文梳理这三家企业从兴起,巅峰,最后走向没落的过程,和大家一起看看,它们如何兴起,又为什么被时代甩掉。
乐视还能起“死”回生吗?
网络截图
10月28日,乐视网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营收3.82亿元,同比减少71.69%,净亏损101.9亿元,同比减少584.36%。
根据目前情况,乐视网自今年5月13日起停牌开始,保壳成为年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按照深交所相关规定,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的净利润或净资产为负值,深交所将有权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然而,至今已超百亿的亏损,乐视网官方亦预计,2019年全年累计净利润将为负值,这意味着乐视网被终止上市或已成为大概率事件。
在此,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乐视网从创立,一度辉煌,最后走向溃败的过程。
2004年,贾跃亭在北京成立了乐视网。
早期的视频网站行业是一块蛮荒之地,所有人都在疯狂追求用户流量,草莽遍地,规则混乱。但乐视网一开始就把侧重点放在了在正版和收费模式上。
那时,国人还不注重版权,乐视发现了这个特点,用极低的成本购买了很多版权;接着,乐视把重点转移到了自制剧;后来,乐视又转战到了互联网电视领域。
所以好几年前,乐视就已经把现在爱优腾视频网站的套路都玩了一遍。
成立后的第六年,也就是2010年,乐视网成功在创业板上市了,它也是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视频网站。
上市以后,乐视开始开疆拓土,开辟出一个庞大的乐视帝国:
2010年乐视网上市;
2011年乐视影业成立;
2012年乐视致新成立,推出了乐视超级电视;
2014年,乐视移动、乐视体育、乐视汽车成立;
2015年推出乐视金融。
2016年11月初,乐视资金链断裂,贾跃亭发布全员内部信《乐视的海水与火焰:是被巨浪吞没 还是把海洋煮沸?》。
2017年1月13日,乐视网宣布融创进入乐视。融创总共给乐视投资了150.41亿元,其中79.5亿元换取了乐视致新33.5%的股权,60.41亿元投资了乐视网8.61%的股权,10.5亿元投资了乐视影业15%的股权。
从2017年4月15日起,乐视经历了长达九个月的停牌。
到2018年1月24日复牌后,乐视开始了连续十一个跌停。
2018年3月14日,在乐视网董事长的位置上待了237天后,孙宏斌选择了辞职。
2019年4月9日,乐视网发布了《2019一季度业绩预告》,按照创业板规定,基本可以判定乐视网已经走向了暂停上市的倒计时。
2019年5月13日起,乐视网被暂停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5月13日,乐视网股票报价44.72元,达到了股价巅峰,市值达到了1800亿,成为了创业板第一权重股,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两市中最闪亮的星。
2016年,乐视开始走向下坡。2016年11月6日,贾跃亭突然发布一封致全体员工的信,承认公司出现资金供应链的问题,并将原因归结为乐视手机。
据称,乐视手机为抢占市场份额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销售,开启买会员送硬件等活动,乐视手机每卖出一台就亏200元,短短两年,致使直接成本净亏损至少40亿。
有人说,乐视网走向“退市”是贾跃亭“跑”得太快,“盘子”铺得太大。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乐视网的主营业务不盈利了。
我们知道,从上市到2016年,乐视网都是盈利的,2017年才出现首度亏损。
乐视网年报显示,2017年营收为70.25亿元,相比2016年的219.51亿元同比减少了68%。利润方面,乐视网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亏损额为138.78亿元,相比2016年的盈利5.5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了2601.63%。
2018年乐视网及其下属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58亿元,同比下滑77.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40.96亿元,同比扩大70.49%,每股亏损1.0266 元。
无独有偶,据“中经文化产业”了解,目前国内三大视频平台爱优腾也是连年亏损,即便它们都拥有过亿的会员数量。
为什么亏损成了视频网站的“宿命”?“中经文化产业”认为,除了网络视频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还和影视行业的资本游戏有点关系(戳此可查看相关文章)。
例:
一部真实制作成本为3000万的影视项目,出品方、联合出品方等在前期孵化出了剧本花了200万,剩余的2800万成本各方都认购了意向出资份额,而且只交10%的保证金就可以签署合同。
后来外部投资方看中了这部影片未来的收益,想要参与,份额就只能从前期的联合出品方去要,这个时候成本价可能涨到了5000万前期出品方才会转让,这就是一轮溢价。
假如10%的份额,最原始的出品方认购的成本是300万,只需交10%保证金30万就拿到了手,过一个月,以500万的溢价卖给了接盘方,中间就赚了200万,但只用了30万的投资。
但溢价进来的投资人也不傻,他可以再第二轮溢价把份额再转让出去,赚后面人的钱,这样一轮轮的溢价,到了后来很多制作成本就几千万的项目,居然被溢价到了几亿,每轮进来的投资人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拿了好项目的份额,就算贵,还有最后的票房做支撑,总有人会接盘。
国人越来越强的版权意识和影视行业的资本游戏推动影视作品版权价格节节升高,与此同时,资本背景雄厚的爱优腾等视频平台对用户和广告的分流,导致各视频平台经营困难。
而“盘子”铺得很大的乐视主营业务不盈利,其它业务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资金链断裂也是迟早的事,走向溃败难以避免。
目前,影视行业在整顿下全面“入冬”,对于视频网站来说也许却是一件好事。
“猝死”的暴风影音
2019年11月22日起,就有消息称,暴风影音官方网站PC端、移动端及App都出现问题,无法正常打开,官网出现乱码排版,App显示网络异常。
网络截图
12月2日晚间,暴风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人员持续大量流失,除冯鑫先生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已全部辞职,协助信息披露事务的证券事务代表也已经辞职,公司目前仅剩10余人。
种种迹象表明,昔日的PC端播放器霸主暴风影音其实已经是停摆状态,仅剩10多名员工正经历“至暗时刻”的暴风,也已是名存实亡。而今,打开暴风影音官网,已是满目疮痍,点击众多视频都显示“加载失败”。
对于暴风的“猝死”,大家难免百感交集。要知道,暴风诞生之初,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都还没有创立,有着很多人满满的情怀记忆。
2003年,暴风影音播放器正式推出市场,一战成名。因兼容性好、能播放多种影音视频格式,暴风影音一经推出就俘获了大家的欢心。
2007年1月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PC时代视频播放器的霸主征途全面开启。
2007年2月,暴风公司还得到了著名投资企业IDGVC的青睐,获得千万美元投资。
2009年暴风影音用户总数达2.8亿,每日上线用户达2500万,成为了仅次于腾讯QQ、迅雷之后的“PC端第三大装机软件”。
2014年9月,暴风影音PC端日均有效使用时间约2900万小时,日均覆盖人数约2700万人,分别位于艾瑞咨询统计的在线视频行业第一、第二。
2015年3月24日,暴风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交易,发行价7.14元/股。2015年5月,暴风集团股价还一度达到123.85元,市值突破408亿元。
2016年5月,暴风集团联合光大证券旗下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暴风科技出资2个亿,光大资本出资6000万,发起对“MP & Silva Holdings S.A”65%股权的收购,并购规模高达52亿元。
2018年,MP & Silva体育传媒公司宣布破产。由于没有履行股权回购义务,暴风集团遭到了光大证券旗下公司的诉讼。暴风集团被索赔6.9亿元及利息6331万元,公司董事长冯鑫被要求承担连带责任。
2019年7月28日暴风集团实控人冯鑫被采取强制措施,9月份更以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职务侵占罪被批准逮捕。据透露,被强制控制除了冯鑫,还有8名相关人员,有暴风集团现员工、前员工等,还包括暴风集团前董秘毕士钧及公司收购过程中为冯鑫工作的外部人员。
经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暴风影音和乐视一样,创立后迅猛发展,上市后在2015年达到市值巅峰。
据“中经文化产业”了解,2015年3月,暴风集团在深交所上市,曾创下上市40天拿下36个涨停板的股市神话。上市以来,股价最高时达到327元,市值近450亿。
但到2017年,暴风净亏损猛增,股价徘徊20元附近,比最高点跌去90%,冯鑫不断出质股份。
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2018 年实现营业收入11.2694亿元,较2017年同比下降-41.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高达10.9亿元。
由此可见,和乐视一样,2017年、2018年暴风集团已经连续巨亏。
据“中经文化产业”了解,在2014年前后,暴风影音已受到了来自优酷、乐视、迅雷播放器等同业竞争对手的冲击,用户被分流。
据暴风集团招股书显示,2011至2013年,2014年前9个月,暴风集团广告信息发布与推广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93.00%、99.95%、99.82%、99.71%。而到了2018年,暴风集团广告业务营收占比就急剧缩减到了12.62%。
为此,暴风集团多次试图改革与突破,还推出了暴风TV、暴风魔镜、暴风体育等顺应大趋势的跨界产品,可惜暴风集团先后布局开拓的虚拟现实、电视、秀场、视频、文化等五大业务,都是惨淡收场。
据了解,2012至2014年间,正是视频网站洗牌的关键期。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发起正版、高清运动,不惜以亏损换取市场、以正版内容抬高竞争门槛、培养用户观看版权意识。在此态势下,经营国内视频网站的企业采购成本飙升。
事实上,近年来,连年亏损的视频网站不止乐视、暴风影音,包括近日因“超前点播”而处于风头浪尖的爱奇艺、腾迅,以及阿里旗下的优酷。
“中经文化产业”认为,暴风影音之所以“猝死”,除了因为冯鑫被逮捕而群龙无首,更因为无钱可“烧”,不像“爱优腾”背靠百度、阿里、腾讯等“大树”好乘凉。
其实,放眼大洋彼端,美国视频网站却是另一番景象。在盈利方面,美国流媒体巨头Netflix仅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就达到6.65亿美元,同比增长65%。为什么国内的视频网站不盈利还连年巨亏?这值得我们思考。
音悦台十年,曲终人散?
近几日,微博上有网友表示,音悦台官网虽能照常打开,但平台内的MV出现了无法播放的情况。据报道,三里屯SOHO的物业表示,两个月前音悦台就已经从此处办公地点撤离。
现在,音悦台的微博虽然还在更新,音悦台也并非完全不能刷新(网站不能打开,APP还能刷新一点,挂VPN能刷新地更好一些),但也只是已经苟延残喘。
很多网友对它的没落感到惋惜和不舍。音悦台到底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它是怎么一步步把自己作没的呢?
2009年成立的音悦台恰逢韩流进军内地的火热时期,对音悦台的成长而言,韩流庞大的粉丝受众更是如虎添翼。后来,更多的华语流行乐进入平台,和其他发布网站相比,音悦台的MV画质清晰,更新速度快,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歌迷加入。
2010年,音悦台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MV播放平台。
2013年4月,音悦台首届“音悦V榜年度盛典”举行,成为粉丝的年度盛会。
2014年第二届音悦V榜年度盛典上,当下红得发紫的TFBOYS正是借着该平台一战成名。与此同时,B站等弹幕视频网站的兴起,在这些网站也可以看韩国综艺节目、音乐节目。而且,相比较音悦台的评论模式,实时弹幕交流让看视频变得更加有趣。
2015年底,音悦台正式入驻Billboard 国际榜,并且成为当时唯一一家由Billboard授权的正规发布平台。与此同时,因为版权问题,音悦台下架了不少音乐视频,这迫使其忠实粉丝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阵地。
2016年“限韩令”的出现使得音悦台大量终止了与韩流公司的音乐协作,最初依托于韩流粉丝文化的音悦台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2017音悦V榜年度盛典”上疑似出现的“黑幕事件” 使得音悦台流失大量韩娱粉丝——即使事件并没有最终定论。
很凑巧,与乐视、暴风影音一样,音悦台也在2015年达到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不仅获得B轮3500万美元融资,平台的月活人数也达到4000万人次。同时,网站MV点击量更是优酷土豆的10倍,其总营业额将近1亿元。
在此之后,音悦台逐渐扩张,除了通过网站的正版MV建立起粉丝社区外,还先后打造了音悦V榜、音悦商城和音悦Stage等主营业务。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像是音乐打榜、周边产品售卖业务,都是国内较早进行尝试的,可以说音悦台在这一块思维比较提前,但后续随着一些对手的争相模仿,音悦台后期在内容上反而没有做出突出的成绩。”
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2016年后音悦台也在寻求转型发展。
2017年,音悦台确定以短视频作为转型方向。对此,音悦台CEO战略助理郑巍曾表示,“音悦台已经不止是一家MV公司,而是以音乐短视频为主,因为短视频是一个风口。”
短视频的确是音悦台想要力推的方向,其希望从MV平台向短视频方向转型。
然而,随着“2017音悦V榜年度盛典”上疑似出现的“刷榜黑幕”事件,使得音悦台流失大量粉丝,自此失去了转型的最佳契机。音悦台还未证明“音乐+短视频”的效果,就已经备受打击。
到了2018年,音悦台再次调整目标,将火热一时的“区块链”作为新的切入口。
而作为音悦台创始人的张斗,彼时频频做客区块链节目。他计划以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与分布式记账技术,把音悦台打榜的各种粉丝数据、行为和其他各个网站的数据上链,将音悦台V榜打造成全球第一个区块链音乐榜单,并推出第一区块链偶像团体FBI( Frist Blockchain Idol)。
这个想法的形成除了因为区块链概念兴起,同时也是音悦台对于之前“音悦V榜年度盛典”上被曝存在刷榜黑幕的一番反思。不过“区块链”的加入并没有给音悦台带来实质效果,更多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
无论是短视频,还是区块链,都无法帮助音悦台实现复苏。即使是看到了风口和机会,音悦台也显得“有心无力”。
转型收效甚微,张斗对此也开始进行了反思。他表示音悦台这几年的商业尝试是“大跃进”。“我们没有考虑到战略时机尚早,更忽视了音悦台在人员能力和管理能力上的缺失。”
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音悦台近年来屡次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其在资金和经营上的不足。“作为一家音乐垂直网站,音悦台运作模式单一,难以与综合性音乐平台抗衡,而且其对资金和经营管理都缺乏有效把控。”
梳理音悦台的发展过程,我们也可以发现,相对于上游来说,音悦台只不过是充当了一个转播平台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可替代性是很强的,内容上缺乏核心竞争力。
音悦台创始人张斗曾经表示粉丝就是一切,但他没有意识到,粉丝追的是偶像而不是音悦台,当粉丝离开时,音悦台还能剩下什么呢?
此外,在流量经济的裹挟下,粉丝经济、饭圈文化早已陷入“流量至上”甚至是“流量造假”的漩涡中,刷单、刷票房、控评成了新的打榜方式。
音悦台却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当流量造假成为已经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那么各种所谓的榜单,还会有人信服吗?
总结
经过梳理,我们会发现,乐视、暴风影音和音悦台的发展存在着一些惊人的巧合。
三家企业同是兴起于十年之前,同时在2015年企业价值达到巅峰,2017年左右爆出问题,2019年没落。
三家企业都曾试图扩展业务版图,或跨界,或转型,但都没有取得很好的业绩。
乐视成立了乐视体育、乐视移动、乐视汽车等公司;
暴风影音试图开拓虚拟现实、电视、秀场、视频、文化等五大业务;
音悦台以短视频作为转型方向,还将火热一时的“区块链”作为新的切入口。
他们扩展发展为何没有成功?缺钱!梳理中,我们会发现,乐视资金链断裂,暴风影音投资失利,音悦台“对资金和经营管理都缺乏有效把控”。
为什么会缺钱?因为三家企业利润减少,甚至巨额亏损。随着大家的版权意识提高,版权作品的价格节节攀升,三家企业的营运成本不断提高,再加上视频网站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三家企业的利润不断摊薄,直至亏损严重。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前期低价收购大量版权作品的乐视也许还有一线生机,而被动购买版权作品的暴风影音和音悦台显然已经人走茶凉。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