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村“大唐遗宝”都蕴含了那些科技元素?炙手可热的“花舞大唐”IP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中国古代通讯史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与发展之路?古往今来,科技的神奇总是令人遐想与赞叹。12月22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手华为在西安举办了一场“花舞大唐春 盛世科技年”的主题沙龙,受邀专家学者和现场观众一起感受古代“高科技”的神奇魅力!
申秦雁:何家村金银器中的“高科技”
“城市尤其是京城,是多元文化汇集之地,是时尚潮流引领之地,也是高科技生活享用之地。享用高科技往往是生活品质的标志,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金银和科技相结合,自古就在人类的追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申秦雁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何家村金银器中的“高科技”》的精彩讲座。她说,1970年10月,西安市何家村“大唐遗宝”的发现,吸引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其中271件金银器,既浓缩了大唐科技的美妙神奇,又彰显了大唐生活的锦绣繁华,堪当大唐盛世的时代符号。
黄金白银的加工称“细作”,手工时代,金银器的设计制作,往往体现出当时的科技水平。“金银器制作有范铸、捶揲、焊接、铆接、编织、抛光、錾刻、镂空、掐丝等十几道甚至几十道成型工艺和装饰工艺,一件复杂的器物,往往同时使用多种工艺技术。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的文物‘金梳背’,它的制作综合运用了捶揲、掐丝、编织、金珠焊缀等工艺,是唐代精密制作的杰作。”申秦雁通过大屏幕个大家展示了精美绝伦的金梳背。她说,金梳背的主体用厚度仅0.1毫米的金箔制作成中空的月牙形状的双面梳背,梳背顶部用直径约0.1毫米的金丝掐制出14朵团花,然后沿弧形边缘将两片金箔通过焊接联成一体。金梳背两面采用掐丝卷草纹做主题装饰,其间空白处密密麻麻填满直径0.1毫米、表面光滑、大小均匀的金珠。金珠究竟是用何种工艺制成?又是如何固定在薄如纸张的金箔上的?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曾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亮相,这件文物精妙之处在于被称为‘常平架’结构的内部结构原理。香囊中的持平装置完全符合陀螺仪原理,这样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终保持重心向下,里面的香料不致撒落于外。这一原理在欧美是近代才发现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而中国最晚在1200年前的唐王朝时就已掌握了此项原理。尽管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香囊却仍然玲珑剔透,转动起来灵活自如,平衡不倒,其设计之科学巧妙,令人叹绝。”申秦雁说,香囊制作技术中“常平架”这项中国人的科学发明,不仅经唐代工匠之手继承发展,并传至宋代、明代,而且经唐代工匠之手传向了世界,给近代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重要贡献。
庞雅妮:“花舞大唐"IP的成长故事
“何家村窖藏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最著名、最精美的一批文物,‘大唐遗宝一何家村窖藏文物展’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最受观众喜爱的一个展览。”在当天举行的“花舞大唐春 盛世科技年”主题沙龙上,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和大家分享了“花舞大唐"IP的成长故事。
“花舞大唐春”出自唐朝卢照邻的《元日述怀》中的“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诗句描绘出了大唐初春一派欣欣向荣的烂漫景色。“用这句诗形容何家村窖藏的特点,乃至大唐盛世的特点,都非常贴切。所以,自2018年起,‘花舞大唐’就成为我们着力打造的一个大P,想以此呈现以何家村窖藏文物元素为核心所体现出来的盛唐气象。”庞雅妮说。
“2003年,《花舞大唐春》一书发行;2017年,‘花舞大唐春’春节大礼包问世;2018年,注册‘花舞大唐’IP,同年与国内知名文创公司‘东方密语’联合打造‘花舞大唐’产品矩阵......”庞雅妮说,2019年6月20日晚,一场名为“花舞大唐”的时尚大秀在古香古色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序言大厅举行,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与“东方密语”联合打造的50款文创新品首次与公众会面。
12月6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必胜客共同打造、全国首家与博物馆合作的必胜客餐厅——花舞大唐必胜客博物馆主题餐厅正式投入运营。餐厅内部浓郁的朱红、璀璨的流金、深沉的墨黛,源自古长安盛唐建筑的色彩灵感,勾勒复古奢华又简洁现代的餐厅氛围。手扶石榴柱头的围栏、脚踏描绘盛唐夜宴壁画的台阶,欣赏撰写着唐诗的灰色纱幔,抬头是错落有致的“花舞大唐”纹饰吊顶……将陕西历史博物馆“花舞大唐”元素,通过装饰融入盛唐建筑形式,并通过现代的艺术美感呈现。此外,餐厅还将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等十件国宝级复刻文创产品“请”进餐厅,并充分利用餐厅空间,在开放式水吧上进行陈列,必胜客的大厨们也在“文物”的环绕中烹调美食,让消费者们感受文物与美食交织的盛宴。
于赓哲:从“邮驿”到5G的通讯传奇
“我们现在马上要进入5G时代,5G时代不仅是一个通讯的大发展,也是一个物联网的开端,除了信息的交换,网络还要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那么,在人类历史上,通讯实际上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发展的历程,才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相当不容易。”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以《古代通讯的变迁与发展》为题,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古代烽火、驿站制度,以及杨贵妃“日啖荔枝三百颗”背后的故事,求证《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望楼系统的真实性......
“最早的通讯系统‘邮驿’,出现在秦汉时期。当时设立专门机构‘督邮’,督查地方,负责邮驿的监管。”于赓哲说,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中央直辖地方,那么政令的快速传达对于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正是这个原因,对通讯和交通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当时以秦都城咸阳为中心,修建了一个全国性的道路交通网“驰道”,由咸阳向东出函谷关后遍布全国,而且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都有辐射,“驰道”对于巩固秦朝的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到了唐代,驿站的设置就更加完善。按照《唐六典》的记载,全天下官路上每隔三十里一驿。驿站分为六个等级,最高等级的驿站有75匹马,最低的由8匹马。遇到紧急传递,马歇人不歇。
“烽火是一种特殊信息传递系统,一提到烽火,很多人都会想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并不可靠。”于赓哲认为,各诸侯国在看到烽火之后,能够齐刷刷在同一时间到达骊山脚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褒姒嫁给周幽王那么多年,不可能还不笑,这个故事就是个段子,只不过史官信以为真给记录到史书里边去了。还有,清华简里有关这段曾经记载过,褒姒与周幽王之间的关系是很好的,而且周幽王要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
“我们也知道电报在中国发展并不一帆风顺,1871年4月,英国、俄罗斯、丹麦违反清政府不得登陆的规定,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秘密从海上将海缆引出,沿扬子江、黄浦江敷设到上海市内登陆,并在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1871年6月3日开始发报,从这一天起,开启了中国的现代通讯。”于赓哲慨叹,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如今我们国家的5G技术已经开始领先于世界,向全世界发出了我们自己的“声音”!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还有专业茶艺师进行茶艺表演,和观众一起领略唐人的茶生活,感受古人的饮茶趣味和格调。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