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那么文化的传承就会故步自封。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传播方式,“交互性”成为其最大的特点,并在文化传承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打开了文化传播的另一扇窗。
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在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中,“文化中心”之“文化”、“科技创新中心”之“科创”,两轮驱动发展的格局已然形成。在北京出台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推进数字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效衔接,支持发展高精尖文化装备,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清等先进技术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广告会展、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度应用,提升影视后期制作、艺术展演展陈、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等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源于政策的支持,北京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文化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使文化创意领域借力科技创新展现出北京文化的超凡魅力。
文化借助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传承“活起来”。当前,北京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一同“上线”,推出的“北京市博物馆大数据平台”公众服务客户端,借助手机端的力量,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直播、访谈、问答等多种手段为表现形式,充分展现北京地区博物馆事业繁荣发展的全貌。如:打开故宫博物院的官网,人们可以在“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数字故宫建筑”等页面,欣赏到数十亿级像素超高清影像下的珍贵绘画藏品。还可以360°“触摸”三维数据支持下的文物,通过VR等新技术的应用身临其境体验“全景故宫”,这种参与式的博物馆文化体验,让我们亲历见证“沉睡”深宫的5.2万余件文物,被数字化技术“激活”,深刻认识到科技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文化+科技”让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产品重新焕发生机。时代发展,讲好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吸引受众,如果只是依靠传统展览展示模式,必然令人乏味,观众越来越少。以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为契机,焕发北京古都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以“科创”成果的深入拓展传统文化发展空间。在故宫博物院就有超网红级的《清明上河图3.0》体验,借助8K超高清数字技术、4D动感影像,《清明上河图》打造成了在参观中“可沉浸体验、可传播分享”的新型艺术展演,让观众变为画中人,走入汴京的众生百态中。这种沉浸体验唤醒文化记忆,即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发生的“化学反应”, 带领参观者领略博物馆风采、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巨大动力。
文化借助科技的融合发展,有效提高了文化产品的传播效果。科技元素注入传统文化中,使过去的文化消费从视觉、听觉向触觉、嗅觉转换,且能包含文化的故事性情感,激发更高价值的精神认同。这就给传统文化添上了科技的翅膀,推动传统博物馆文化形态的重塑及优秀文化的创新表达,使传统文化拥有了虚拟化、可视化、互动化的超凡魅力。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